一、手陽明大腸經腧穴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主要分布上肢外側前緣。本經腧穴20個,左右側對稱分布,共40個(圖2-6、表2-5)。圖2-6大腸經穴總圖表2-5手陽明大腸經腧穴簡介穴名別名類別位置作用主治刺灸法配伍舉例商陽(LI1)絕陽(《甲...[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手陽明大腸經腧穴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主要分布上肢外側前緣。本經腧穴20個,左右側對稱分布,共40個(圖2-6、表2-5)。圖2-6大腸經穴總圖表2-5手陽明大腸經腧穴簡介穴名別名類別位置作用主治刺灸法配伍舉例商陽(LI1)絕陽(《甲...[繼續閱讀]
一、足太陰脾經腧穴足太陰脾經,從足走腹、胸,主要分布在下肢內側前緣和胸腹任脈旁開第三側線。本經腧穴21個,左右側對稱分布,共42個(圖2-9、表2-8)。圖2-9脾經穴總圖表2-8足太陰脾經腧穴簡介穴名別名類別位置作用主治刺灸法配伍...[繼續閱讀]
一、足陽明胃經腧穴足陽明胃經,從頭走足,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第2側線及下肢外側前緣。本經腧穴45個,左右側對稱分布,共90個(圖2-12、表2-11)。圖2-12胃經穴總圖表2-11足陽明胃經腧穴簡介穴名別名類別位置作用主治刺灸法配伍舉例...[繼續閱讀]
一、任脈經腧穴任脈循行于胸腹正中線上,上抵頦部。本經腧穴共24個(圖2-15、表2-14)。圖2-15任脈經穴總圖表2-14任脈腧穴簡介穴名別名類別位置作用主治刺灸法配伍舉例會陰(CV1)屏翳(《甲乙經》)、金門(《千金方》)、海底(《針方六集...[繼續閱讀]
經外奇穴,簡稱“奇穴”,指沒有歸屬于十四經脈,但有獨特療效的穴位?!肚Ы鸱健分休d有奇穴達187個之多?,F今隨著針灸、推拿等臨床治療的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奇穴見諸報端,經初步統計達2000多個。本書限于篇幅,僅介紹療效肯定...[繼續閱讀]
一、針具選擇目前臨床多選用不銹鋼所制的毫針,因不銹鋼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高熱、防銹,不易被化學物品等腐蝕。金質、銀質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應用。毫針的構成,分為針尖、針身、針根、針柄和...[繼續閱讀]
進針是將針刺入皮膚,并刺向深層的過程。操作時,右手持針施術稱為“刺手”;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稱為“押手”。刺手以拇、食、中三指扶持針柄,運用指力使針尖快速透入皮膚,再捻轉刺向深層。押手固定穴位,夾持針...[繼續閱讀]
在針刺操作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正確掌握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要根據施術穴位所在的具體位置、病人體質、病情需要和針刺手法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繼續閱讀]
行針,亦稱運針,是指將針刺入穴位后,為了使之得氣,調節針感以及進行補瀉而行施的各種針刺手法。得氣亦稱針感,是指將針刺入穴位后所產生的經氣感應。當這種經氣感應產生時,操作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同時患者也會...[繼續閱讀]
針刺補瀉是根據《靈樞·經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边@一針灸治病的基本原則而確立的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鹅`樞·九針十二原》說:“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薄肚Ы鹨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