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理、教派術語。又名大乘、一乘、佛乘。乘,車乘,有運載、方法之意,指據以進行禪修的教義和禪法。公元12世紀間,佛教產生新教派,主張“普渡一切眾生”,不僅要自我超脫,而且還發愿利他利眾,并認為其修行方法是佛家博大無...[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佛教教理、教派術語。又名大乘、一乘、佛乘。乘,車乘,有運載、方法之意,指據以進行禪修的教義和禪法。公元12世紀間,佛教產生新教派,主張“普渡一切眾生”,不僅要自我超脫,而且還發愿利他利眾,并認為其修行方法是佛家博大無...[繼續閱讀]
佛家功法術語?!叭恰敝?。其義有二:一指人對具體事物的個性的認識?!洞蟪似鹦耪摿x記》:“以無明盡故,顯照諸法,名一切種智?!薄耙磺蟹N智,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倍笇κ挛锏墓残院蛡€性的綜合認識?!胺鸨M知諸法總...[繼續閱讀]
佛家功法術語。一心,即心念;三智,指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參見有關各條)。此言一心既悟,則三智圓融交會,皆可于一心中獲得?!洞笾嵌日摗?“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及習?!币恍娜菫榉鸾烫炫_宗的基...[繼續閱讀]
佛家功法術語。指心之本體,即真性、自性(相當于“下意識”)。佛家認為,心之本體是“圓明寂照”,無所染污的,只因外界事物紛擾于心,產生雜念,“真如”(真性、自性)才被蒙蔽,而修持禪功,可使“真如”恢復“圓明寂照”、清靜明...[繼續閱讀]
佛家功法術語。指修習禪定者,無論行、住、坐、臥,皆須保持直而無邪的本心(即真心、自性、本性),不受世事物理的牽連和影響?!秹洝?“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是?!薄督饎偨洝?“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繼續閱讀]
道家氣功術語。一陽,指足少陽膽經,主夜半子時。謂男子于夜半子時練功,在心清意凈、毫無雜念、無有性欲之求的入靜狀態下,先天真氣現形,而陽物(陰莖)自發興動,并似有一股暖流向下丹田(下腹部)或中丹田(心窩部)匯聚,有酥軟之感...[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