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僅為5%,患病者為20%,而75%則屬于以慢性疲勞綜合癥為主要表現的亞健康者。亞健康是一個新病種,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方法可取得明顯的療效,表現出極大的優勢。1.亞健康的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僅為5%,患病者為20%,而75%則屬于以慢性疲勞綜合癥為主要表現的亞健康者。亞健康是一個新病種,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方法可取得明顯的療效,表現出極大的優勢。1.亞健康的臨...[繼續閱讀]
中醫很早就認識到人體的疲勞問題,現在僅從以下幾方面來介紹:概念及致病因素:中醫稱疲勞為“懈怠”、“勞倦”、“疲乏”,屬“虛勞”、“虛損”范疇,認為疲勞是身體虛弱的表現,“有以疲勞,形氣衰少”,虛指人體臟腑氣血虧損...[繼續閱讀]
“治未病”既是祖國醫學傳統而先進的醫學預防思想,又是現代而全新的預防醫學課程。中醫一貫主張預防為主,防重于治,故有“上工治未病”之說。自《黃帝內經》以來的2000多年中,眾多醫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繼續閱讀]
《中國中醫藥》報于2009年4月9日第四版登出《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是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范中醫體質研究及應用的文件,旨在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使體質分類科學...[繼續閱讀]
(一)平和質:調體保健方案平和質是正常的體質。這類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唇色紅潤不容易疲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平時患病較少,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繼續閱讀]
1.了解自己體質是治未病的前提治未病實際是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管理,這種管理通過健康評價,針對不同的健康問題和危險因素來制定改善目標,選用針對目標的干預措施,最終達到有效降低危險因素的目的。王琦教授說“這個過程...[繼續閱讀]
子時:(夜里11點至次日凌晨1點)養膽經;很多人晚上吃完飯以后,八九點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就是因為陽氣開始生發,所以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地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系,睡覺就是在養...[繼續閱讀]
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所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寒、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征。本病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春、冬為多見。因春冬二季氣候多變,春為風令,風為六淫之首,善行數變,故極易犯人...[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