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2] 李國橋,李英,李澤琳,等.青蒿素類抗瘧藥[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5.[3] 張劍方.遲到的報告[M].第2版.廣州: 羊城晚報出版社,2015....[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 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2] 李國橋,李英,李澤琳,等.青蒿素類抗瘧藥[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5.[3] 張劍方.遲到的報告[M].第2版.廣州: 羊城晚報出版社,2015....[繼續閱讀]
(一) 古代論述根據1973年在武漢長沙發現的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已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等有關“灸”的著作。當時灸法的使用多于針法。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和唐...[繼續閱讀]
(一) 確認針刺具有鎮痛作用1. 人體觀察(1) 針刺引起正常人痛閾變化 針刺麻醉手術是在手術臺上進行的,無法在實驗室加以精確復制,因此只能在正常人身上測定人體對傷害刺激的感覺是否能被針刺抑制或減輕。為此北京醫學院針麻研...[繼續閱讀]
(一) 學術影響1. 1984年8月7~9日在北京召開全國針刺麻醉學術討論會,參加者800余人(國內及國外各一半),辛育齡和韓濟生分別做“針刺麻醉臨床研究”和“針刺麻醉原理研究”大會報告。2. 1997年11月3~5日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繼續閱讀]
(一) 針麻的優勢1. 針麻存在的理由手術前應用針刺或電刺激穴位,可以減少麻醉藥物用量,既可以節約醫療費用,又可以減少麻醉藥物的副作用。針刺不僅在手術當時發揮鎮痛作用,還可以持續到手術后,減少手術后創口痛,加快術后恢復...[繼續閱讀]
(一) 獲獎1. “中樞神經介質在針刺鎮痛中的作用(韓濟生等)”獲1980年北京市一等獎。2. “強啡肽在脊髓中有強烈鎮痛作用并參與電針鎮痛(韓濟生等)”獲1986年衛生部甲級獎。3. “針刺鎮痛的神經化學原理(韓濟生等)”獲1987年國家自...[繼續閱讀]
[1] Res Group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Peking Med Coll: The role of some neurotransmitters of brain in fingeracupuncture analgesia. Scientia Sinica, 1974(17): 112-130.[2] Han JS, Ho YS. Global trends and performance of acupuncture research. Neurosc Biobe...[繼續閱讀]
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理論一直是歷代醫家關注的熱點問題,《內經》中有“氣血兩和”的認識,《金匱要略》中確定了血瘀證的辨證論治方法,清代《醫林改錯》中提出“治病當以氣血為先”的觀點。20世紀60年代初期,活血化瘀治法再次受...[繼續閱讀]
(一) 豐富發展血瘀理論1. 明確血瘀證內涵“瘀”字首見于《楚辭》?!墩f文》解為“瘀,積血也”,是“血行失度,血脈不暢或不通”之意?!秲冉洝酚小把薄懊}不通”“血凝泣”“污血”“出血”等種種命名?!秱s病論》有...[繼續閱讀]
(一) 倡導活血化瘀治則及其方藥治療心腦血管病陳可冀等通過對血瘀證的科學研究,率先倡導應用活血化瘀治法防治心腦血管病,創用活血中藥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并研究證實其抗血栓素和抗血小板的機制及效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