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間斷縫合(interruptedsuture)最常用,一般組織均可用此法〔圖3-32(a)〕。2.連續縫合(continuoussuture)常用于縫合腹膜及胃腸道等,較快,并有一定止血作用,但一處斷開則可造成縫線松脫〔圖3-32(b)〕。3.毯邊(鎖邊)縫合(lockstitch)是一種連續縫合...[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間斷縫合(interruptedsuture)最常用,一般組織均可用此法〔圖3-32(a)〕。2.連續縫合(continuoussuture)常用于縫合腹膜及胃腸道等,較快,并有一定止血作用,但一處斷開則可造成縫線松脫〔圖3-32(b)〕。3.毯邊(鎖邊)縫合(lockstitch)是一種連續縫合...[繼續閱讀]
1.皮膚常用間斷縫合。消毒皮膚后對準切口標記,用三角針,細絲線,于距切緣0.5~1cm處垂直進針從對側相應處出針,結扎后應保留約1cm的線頭,以便拆除(圖3-36)??p畢后應從傷口一端用紗布適當用力滾動,另一端可用止血鉗尖端稍撐開以排...[繼續閱讀]
埋入組織中的縫線一般無須拆除。不能吸收的皮膚縫線,均須在適當的時間拆除。1.拆線時間不能機械規定,應由所在部位的血液循環、縫合時張力大小及患者營養狀況決定。一般頭、面、頸在術后4~5天拆線,胸、腹部和一般切口在術...[繼續閱讀]
(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準備患者在手術前必須要進行手術前準備,根據手術性質的不同和患者體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術前準備。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力,增加手術的安全性,使患者能夠順利渡過手術關。1.心理準備手術...[繼續閱讀]
手術后處理,目的是減輕或消除患者術后心理和生理上的擔憂和不適,防治各種并發癥,鞏固手術療效,使患者康復。1.手術后的常規處理(1)醫護人員要在患者回病房前整好床鋪,準備好輸液架、氧氣瓶及引流瓶等相關的治療設備。對一些...[繼續閱讀]
1.術后出血手術后出血(postoperativehemorrhage)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術中止血不徹底、不完善,如結扎血管的縫線松脫;小血管斷端的痙攣及血凝塊的覆蓋,使創面出血暫時停止而使部分出血點被遺漏。繼發性出...[繼續閱讀]
動脈導管未閉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15%~21%。未閉的動脈導管一般位于主動脈峽部和主肺動脈分叉偏左肺動脈側;少數右位主動脈弓患者,導管位于無名動脈根部遠端主動脈和右肺動脈之間。導管形態分...[繼續閱讀]
肺動脈瓣狹窄占先天性心臟病的8%~10%。多數伴有漏斗部狹窄或漏斗部肌束肥厚。此病的病理解剖特點為3個瓣葉交界互相粘連或融合成圓頂狀,融合的交界常與肺動脈壁互相粘連。這是球囊擴張等介入療法效果不滿意的常見原因。依...[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