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臨床解剖學 > 列表
臨床解剖學 共有 299 個詞條內容

圖1-11 顱底腦神經根和海綿竇

    圖1—111.在顱前窩骨折出現篩骨篩板受損時,這通??赡茉斐赡X膜和顱骨粘膜的撕裂,病人主要表現有鼻出血和腦脊液鼻漏癥狀。2.在顱內腦組織因外力撞擊頭顱而被動移動時,可引起腦神經不同程度的損害。這是因為12對腦神經均經顱...[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2 右眼球、淚腺和淚道

    圖1—121.額骨形成眶的頂部,此處極薄,當銳物刺傷眼瞼時,則易于通過眶頂而累及大腦額葉,眶的內壁亦非常薄,尤其在篩竇,當篩竇感染時易于擴散入眶,引起眶蜂窩織炎。在眼外傷時可以發生眶底骨折,這種情況下眶內容物可能向下突入...[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3 眶隔和瞼板

    圖1—131.在眼瞼下是瞼板下溝,其與眼瞼相平行。瞼板下溝誘使小的異物進入結膜囊,因此瞼板下溝在臨床是很重要的。2.上瞼下垂可以是提上瞼的平滑肌無力或橫紋肌無力。橫紋肌無力可能為重癥肌無力、肌營養不良或支配該肌的神...[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4 眶及其內容 前面觀

    圖1—141.兩眼所有的運動(除會聚運動外)都是協調進行,故視軸保持平行,雙眼視力只有在視軸平行時才可能實現。眼球運動檢查,病人在頭固定位時跟著檢查者的手指移動而移動。輕度眼肌無力可能通過病人眼球運動時出現復視查出。...[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5 眶及其內容 上面觀

    1.眶筋膜是眶腔壁骨內襯的骨膜,其與硬膜骨膜層視神經管連續。硬膜的腦膜層進入眶形成視神經鞘,最終與眼球鞏膜融合。2.額神經是三叉神經分支中的最大分支。額神經眶上支支配上眼瞼以上部位的皮膚、結膜、額竇及前額處皮膚...[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6 右眼球

    圖1—161.除會聚運動外,眼所有的運動都是協調的,故視軸總是處于平行狀態,而雙眼視力只有在視軸平行狀態下才能實現。視軸一旦不再處于平行,則臨床上就出現斜視現象。2.共軛反射是通過細微的眼運動協調而完成,故眼軸平行狀態...[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7 右眼球水平斷面模式圖

    圖1—171.如果角膜各徑線的曲率半徑大小不一,可導致各徑線上的屈光力強弱不等,一般主要為水平和垂直兩個主徑線上的屈光力不等,可引起散光。當角膜發生各種疾病之后,屈光面高低不平,同一徑線上的屈光力不等,也可引起散光。...[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8 右眼球血管模式圖

    圖1—181.眼動脈自頸內動脈發出,經視神經孔入眶,先在視神經的外側,以后在上直肌的下方,越至眼眶內側走行,走在上斜肌與內直肌之間,至上眼瞼內端分成滑車上動脈(額動脈)和鼻背動脈兩個終支。眼動脈入眶后發出視網膜中央動脈、...[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19 右眼底

    圖1—191.檢查眼底需用眼底鏡進行,具體做法是先讓病人看一遠方的物體,要檢查病人右眼時,醫生要用右手持眼底鏡,用右眼檢查,要有系統地檢查,先由視神經盤開始,接著為視網膜及血管,最后為黃斑。2.眼底由于脈絡膜血管的血循環可...[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圖1-20 右耳外聽道、鼓室和咽鼓管

    圖1—201.在胚胎發育中,耳是從第1咽弓的3個中胚基和第2咽弓的3個中胚基融合形成。融合失敗則可引起耳的畸形。2.外耳道分為外側1/3的軟骨段和內側2/3的骨段,連接處直徑最小,稱為峽。外耳道除向內的主要方向外,軟骨段稍向后向上...[繼續閱讀]

臨床解剖學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