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6歲兒童肢體殘疾目測篩查1) 抬頭、翻身、爬行、坐穩、站立、步行、跑步等和同齡兒童相比有什么不一樣。2) 肢體有無畸形、短缺、活動障礙、姿勢異常。(2) 其他肢體殘疾目測肢體殘缺情況,軀干、肢體及關節畸形情況,站立...[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 0—6歲兒童肢體殘疾目測篩查1) 抬頭、翻身、爬行、坐穩、站立、步行、跑步等和同齡兒童相比有什么不一樣。2) 肢體有無畸形、短缺、活動障礙、姿勢異常。(2) 其他肢體殘疾目測肢體殘缺情況,軀干、肢體及關節畸形情況,站立...[繼續閱讀]
(1) 肢體缺失的部位和程度肢體殘疾一級部分圖示:單全上肢和雙小腿缺失單全下肢和雙前臂缺失雙上臂和單大腿 (或單小腿) 缺失雙全上肢或雙全下肢缺失肢體殘疾二級部分圖示:雙上臂或雙前臂缺失雙大腿缺失單全上肢和單大腿缺失...[繼續閱讀]
肢體殘疾必要時需進行殘疾部位的X線、CT及MRI檢查,肢體癱瘓必要時應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肌電圖、誘發電位等。最好將近期檢查結果與過去的檢查結果加以對照,應注意核查、檢查資料中殘疾者姓名、性別等通常項目及檢查的病...[繼續閱讀]
因先天發育或遺傳因素所致肢體殘疾,如先天性缺肢、短肢;侏儒癥; 腦性癱瘓; 先天性關節攣縮癥、先天性關節脫位、先天性成骨不全等先天性骨關節疾病; 遺傳性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遺傳疾病及先天性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繼續閱讀]
因外傷因素所致肢體殘疾,如骨折、關節脫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損傷、腦外傷、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以及燒(燙) 傷所致肢體運動功能損傷、產傷致腦性癱瘓或神經損傷等。...[繼續閱讀]
因各種疾病因素致肢體殘疾,腦或脊髓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圍血管病、運動神經元病、骨關節腫瘤、周圍神經病、骨軟化、骨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大骨節病、骨關節病等。...[繼續閱讀]
因接觸毒性物質致肢體殘疾,如農藥中毒后遺留肢體殘疾。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約為8296萬人,其中肢體殘疾約2412萬人,占29.06%,位于各類殘疾的第一位。肢體殘疾致殘原因的前五位分別是腦血...[繼續閱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技術報告和各國殘疾預防的實踐經驗,三級預防模式是殘疾預防的一個可行模式。肢體殘疾的三級預防主要有以下內容:(1) 一級預防: 目的在于減少殘損的發生。即通過免疫接種、預防性咨詢及指導、預防性保健、...[繼續閱讀]
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 (參表7),腦性癱瘓、發育畸形和其他外傷及先天性或發育障礙是0—14歲肢體殘疾兒童的主要致殘原因; 脊髓灰質炎、其他外傷、骨關節病、交通事故、工傷等是25—54歲青壯年肢體殘疾人的主...[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