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有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羥化的維生素 D3 和前列腺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作用是刺激骨髓加速生成紅細胞。腎素是由近球細胞分泌的,對于調節醛固酮的分泌、調節小血管口徑、調節血量以及血液中...[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腎臟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有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羥化的維生素 D3 和前列腺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作用是刺激骨髓加速生成紅細胞。腎素是由近球細胞分泌的,對于調節醛固酮的分泌、調節小血管口徑、調節血量以及血液中...[繼續閱讀]
潰瘍性結腸炎是較少見的疾病,每年的發病率為 7‰,人群的發病率為 1‰。發病率有明顯的地理位置差異,在北美和歐洲有較高的發病率。女性發病率稍高,在年齡分布方面呈雙峰狀,好發年齡為 20 歲和 70 歲年齡段。目前關于潰瘍性結腸...[繼續閱讀]
潰瘍性結腸炎常常從直腸開始,除非經治療,在此部位的病變常較嚴重。炎癥將擴散到鄰近的部位,因此產生一系列臨床表現。小腸一般不被累及,除非發生“逆流性回腸炎”,與大便反流至回盲部有關。從腸的大體外觀上看,腸有正常的...[繼續閱讀]
潰瘍性結腸炎是表現為緩解和惡化交替進行的復發感染性疾病。在病程開始時,可表現為隱匿性或暴發性。其一系列臨床表現已被認識(表2-1-1)。表2-1-1 潰瘍性結腸炎系列病變1.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炎癥的嚴重程度和范圍能從臨床表現中...[繼續閱讀]
(1) 一般檢查 血液方面的檢查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病情評估很有幫助。例如,全血細胞計數可反映出貧血或白細胞數增多。對非特異性炎癥疾病指標,例如血沉、C-反應蛋白可能升高。在電解質方面的檢查,可反映出患者脫水或腎功能...[繼續閱讀]
(1) 氨基水楊酸鹽類 氨基水楊酸鹽類,如 5-氨基水楊酸鹽或磺胺吡啶復合物(柳氮磺胺吡啶),有助于緩解癥狀。它作為單一的藥物,治療急重性結腸炎無效?;前愤拎さ闹饕涣挤磻袗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頭痛??砂l生一些過敏...[繼續閱讀]
(1) 直腸炎和直腸乙狀結腸炎 對于病變局限于直腸、乙狀結腸者,可使用 5-氨基水楊酸栓劑、類固醇泡沫制劑灌腸。如果病變擴展到乙狀結腸時,必須行灌腸療法。經 4 周的灌腸治療,通常癥狀會得到緩解,無必要維持灌腸治療。如果初...[繼續閱讀]
手術治療常常發生于有選擇性或在緊急的條件下,且相當一部分患者需行造口術。1. 適應證(1) 頑固性潰瘍性結腸炎 經保守治療失敗后,一般選擇手術治療。在是否采用手術治療上,患者起很大作用。這些患者常采用結、直腸切除術,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