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至2004年初,禽流感在短短幾周時間內橫掃東亞和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造成嚴重的家禽感染和流行。為了撲滅疫情,各地政府撲殺了幾千萬只家禽,對家禽業和當地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同時還發生了人感染禽流感的報...[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2003年12月至2004年初,禽流感在短短幾周時間內橫掃東亞和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造成嚴重的家禽感染和流行。為了撲滅疫情,各地政府撲殺了幾千萬只家禽,對家禽業和當地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同時還發生了人感染禽流感的報...[繼續閱讀]
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流感,因感染禽的種類、年齡、性別、并發感染情況及所感染毒株的毒力和其它環境因素等的不同而表現出的癥狀很不一致。癥狀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經系統。一般說來,沒有特征性的臨床癥...[繼續閱讀]
近年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鵝群中流行一種病鵝頭頸腫脹的疫病,群眾稱之為鵝腫頭病。又因病鵝眼睛嚴重潮紅,故又稱為鵝紅眼病?;践Z眼睛充血、出血和鼻腔流血,還稱為鵝出血癥。該病具有相當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當地人俗稱為“...[繼續閱讀]
番鴨發生流感時,常引起大批病鴨死亡和產蛋量下降,稱為新鴨疫。雛番鴨發病率達100%,病死率達90%以上,其它日齡的番鴨發病、病死率也達90%。紹鴨、麻鴨、櫻桃谷鴨主要表現為產蛋量嚴重下降,病死率則較低,有10%~60%不等;純種蛋鴨病...[繼續閱讀]
鴿子感染禽流感的病原來自雞與野鳥,與雞場及野鳥接觸有關。鴿群禽流感流行期長,全群病鴿每天不斷有死亡。乳鴿的發病率、死亡率均比青年鴿高,鴿群受驚嚇后發病率增高。青年病鴿發病時主要呈現扭脖子樣神經癥狀。乳鴿則先...[繼續閱讀]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國發生以后,農業部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農業部要求對高致病性禽流感要按照下列程序進行確認:(1)省級畜牧獸醫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后,派2名以上禽流感專家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臨床癥狀明顯...[繼續閱讀]
(1)根據流行特點進行診斷。禽流感流行范圍廣,一旦發病往往造成全群暴發。發病急、病死率高是本病的特征。該病主要侵害雞、火雞和某些野禽,鴨特別是番鴨以及鵝等水禽也可感染。病原體主要通過糞便等病禽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繼續閱讀]
根據農業部《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術規范》(農辦牧[2002]74號)規定,有下列情況的,可確認為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1)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發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血清學檢測陽性。(2)未經免疫雞場的...[繼續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動物流感診斷和監控手冊》建議,采集用于實驗室確診禽流感感染的禽類標本主要為病禽的呼吸道和腸道。具體包括:鼻腔拭子,咽喉拭子,氣管拭子,泄殖腔拭子和糞便樣品。對于泄殖腔拭子要求從活禽或剛宰殺的禽中采...[繼續閱讀]
(1)標本的采集。(2)流感病毒的分離。(3)細胞培養分離病毒。(4)雞胚接種。(5)血凝抑制試驗鑒定分離的病毒。(6)用血凝抑制試驗進行血清學診斷。(7)神經氨酸酶試驗和神經氨酸酶抑制試驗。(8)中和試驗。(9)應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