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 列表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共有 105 個詞條內容

小兒心電圖波形改變

    成人ST-T改變是常見的,但在小兒ST-T改變相對少見。發現小兒ST-T改變,應密切結合臨床做出判斷。一、ST段改變1.ST段抬高小兒ST段普遍抬高,見于急性心包炎、心肌炎等。小兒心肌梗死罕見,因心肌梗死所致的損傷型ST-T改變圖形少見。...[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小兒心室肥厚的心電圖診斷

    幼兒時期,生理上右室占優勢,在心電圖上往往表現出電軸右偏、順鐘向轉位,呈現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右心室肥厚圖形。直至4歲以后,左室逐漸占據優勢,QRS電軸漸漸轉為正常,順鐘向轉位圖形逐漸消失。小兒心室肥厚的心電圖診斷標準不...[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左心房擴大

    【發生機制】發生左心房擴大以后,影響了心房傳導束的功能,左心房的除極時間延長,投影在心電圖上表現為P波時間延長?!驹\斷標準】1.P波增寬Ⅰ、Ⅱ、aVR、aVL、V3、V5導聯中P波寬度>0.11s。2.P波形態改變呈雙峰型,峰距大于0.04s。...[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右心房擴大

    【發生機制】右心房開始除極比左心房早,又較早結束。右心房擴大,P波無明顯增寬,但右房除極向量增大,P環最大向量投影在額面Ⅱ、Ⅲ、aVF導聯正側,P波異常高聳。橫面P環與V5、V6導聯軸方向接近垂直,與V1、V2導聯軸方向接近平行,因...[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雙側心房擴大

    【發生機制】右心房最先除極,又最早除極結束;左心房較晚開始除極,又最后除極結束。左右心房擴大以后,各自增大的除極向量均可以顯示出來。右心房擴大時,心房除極向量向右、向前、向下增大,Ⅱ、Ⅲ、aVF導聯P波增大;左心房擴大...[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左心室肥厚

    【發生機制】1.QRS波電壓增高正常右心室位于右前方,左心室位于心臟的左后方,左心室壁厚度約為右心室壁的3倍。左心室擴大與肥厚時,左心室肌產生的電荷數目增多,電動力增大,QRS綜合向量向左后增大,左胸導聯QRS電壓增大。左心室...[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右心室肥厚

    【發生機制】1.QRS波群電壓增高右心室肥厚時,額面及橫面QRS向量環向前、向右明顯移位,投影在aVR、Ⅱ、Ⅲ、aVF、V1~V3導聯軸正側,形成以R波為主的QRS波群,呈Rs、R或qR型。2.V1導聯VAT時間延長從右心室內膜向心外膜除極所需要的時間延...[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雙側心室肥厚

    【發生機制】雙側心室肥厚,右室除極向量向右前增大,投影在右胸導聯上出現增高的R波。左室除極向量向左后增大,在左胸壁導聯上出現高大的R波。V1~V6導聯顯示雙側心室肥厚的圖形。有的病例顯示不出典型的雙側心室肥厚的圖形...[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缺血型ST-T改變

    冠狀動脈疾病引起心肌缺血,發生的ST-T改變,稱為缺血型ST-T改變。臨床上ST-T改變的患者很多見,但不一定都是冠心病引起的。不少ST-T改變的病人,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正常。如何確定是缺血型ST-T改變,這里的定義是冠心病人群發生的ST-...[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損傷型ST段改變

    損傷型ST段改變包括損傷型ST段下降與ST段抬高。二者的共同的特點是:①ST段變化迅速,在數秒或數分鐘內就可有明顯改變;②ST段改變的同時多有嚴重的心絞痛發作;③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心電圖可很快恢復原狀。血管閉塞持續20~30min以...[繼續閱讀]

21世紀臨床心電圖教學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