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臨床心律失常學 > 列表
臨床心律失常學 共有 139 個詞條內容

第十節 P-R間期過度延長綜合征

    一、同義名過長P-R間期綜合征、P-R間期重度延長綜合征、一度重型房室阻滯。二、溯源與發展本綜合征是近年來提出的,屬于心臟電和機械活動匹配不良或同步不良的心電與機械活動耦聯紊亂性疾病,進而導致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綜合征...[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十一節 巨型R波心電圖綜合征

    一、同義名巨型R波心電圖綜合征(giantR-wavesyndrome)又稱R波巨型心電圖綜合征。二、溯源與發展1960年Prinzmental在變異型心絞痛中發現該現象,并加以命名,此后得到一致認可,其特征為在短暫發生的急性大面積心肌缺血(變異型心絞痛、急...[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十二節 Wellens綜合征

    一、同義名Wellens綜合征(Wellenssyndrome)又稱心電圖Wellens綜合征、左前降支T波綜合征。二、溯源與發展1982年Wellens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胸痛發作后,發現并提出胸導聯可持續出現特征性T波改變及演變,提示左前降支的近端嚴重狹窄(&g...[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一節 心臟病與心律失常

    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與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heartdisease),簡稱冠心病,系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冠脈閉塞或功能異常,導致心肌缺血損傷和(或)壞死的心臟病,是心律失常的常見病因,而心律失常又是冠心病...[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二節 心外疾病與心律失常

    一、吸煙與心律失常吸煙對健康的危害為人們所公認,尤其是對呼吸系統及循環系統的危害更為突出。吸煙也是心律失常的原因和誘因,可引起多種心律失常,戒煙是唯一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臨床表現1.吸煙的臨床表現開始吸煙者可能...[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一節 檢測方法

    一、溯源與發展1887年法國的生理學家A.D.Waller在英國倫敦醫學??茖W校和圣瑪麗學校任教期間,用Lippman毛細管靜電計第一次描記出人體心電圖波群,盡管這種描記方法很不理想,但是開創了心電圖記錄的先河。開拓性的創建者是1901年荷...[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二節 記錄技術

    一、心電圖機的分類1.按記錄儀分類①熱筆式:多用于在單導聯心電圖機。②電子管放大式:多用于單導聯心電圖機。③熱筆直描式:多用于單導聯心電圖機。④噴墨式:因噴射頭細小,易堵塞,目前基本不用。⑤數字化式:最常用于12導聯同...[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三節 12導聯同步心電圖的測量

    一、心電圖標準化各波命名和定義1.P、Tp(或Ta)、QRS、ST-T和U分別,表示心電圖中的波(波群)和段、間期。2.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極的電位變化。形態可以為單向(正向或負向)、雙向。雙向P波是指波的描跡線在參考水平線兩側各有一個轉折...[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四節 臨床應用

    一、應用范圍靜態心電圖主要反映心臟電活動,在無創傷性心電信息檢測技術中,應用范圍最廣、最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其主要臨床應用范圍如下。(1)健康查體與體檢。(2)能鑒別胸痛的原因,診斷心絞痛。(3)能確診急性心肌梗死,并能定位...[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第五節 圖例分析

    圖7-27二度Ⅱ型竇房阻滯靜態心電圖女,74歲。胸悶、氣促1個月。臨床診斷:冠心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竇性心律,P-R間期0.16s,QRS波群形態、時間、振幅均正常,P-P間期明顯不規則,第1~2、3~4、5~6個心搏的P-P間期均為0.93s,為基本竇性周...[繼續閱讀]

臨床心律失常學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