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腸環由恥骨直腸肌、內括約肌、外括約肌深部和聯合縱肌組成。此環在直腸指檢時可以清楚地捫及。該環主要作用是括約肛門,如損傷可致肛門失禁。...[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肛管直腸環由恥骨直腸肌、內括約肌、外括約肌深部和聯合縱肌組成。此環在直腸指檢時可以清楚地捫及。該環主要作用是括約肛門,如損傷可致肛門失禁。...[繼續閱讀]
1.肛門周圍間隙:位于坐骨肛管橫隔和肛門周圍皮膚之間,左、右兩側可在肛管后方相通。2.坐骨肛管間隙:在坐骨結節與肛管之間、坐骨肛管橫隔之上、肛提肌之下,左右各一,在肛管后方可相通。...[繼續閱讀]
1.骨盆直腸間隙:在直腸兩側、肛提肌之上、盆腔腹膜之下,左右各一。2.直腸后間隙(骶前間隙):在直腸與骶骨之間、肛提肌之上。(紀榮民孟榮貴)...[繼續閱讀]
圖1.19膀胱截石位膀胱截石位適用于:(1)肛門部手術以及直腸癌經腹會陰聯合切除、永久性乙狀結腸造口術(Miles手術)。(2)婦產科手術,如刮宮、經腹會陰聯合切除子宮術、經陰道子宮切除術或行陰道檢查等。(3)泌尿系手術,如前列腺肥大...[繼續閱讀]
折刀位適用于直腸下端及肛門部手術、經骶尾部入路行直腸腫瘤切除術等。姿勢:患者俯臥于手術床,兩手放在身體兩側,頭下墊一枕頭,兩肩部各墊一軟墊,在下腹骨盆處墊一軟枕,抬高臀部,臀部放在手術床的連接處,兩腿稍外展分開,髖...[繼續閱讀]
該體位適用于病變在肛門左右兩側淺表部位手術,如單個內、外痔切除,內痔套扎、注射,瘺管掛線術以及體弱高齡患者的肛門鏡檢查。側臥位的姿勢見肛門鏡檢查。(吳國慶)...[繼續閱讀]
腹部縱切口為最常用的切口,有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經腹直肌切口。1.正中切口:正中切口有進腹、關腹快,暴露好的優點,但腹白線血運較差,愈合較慢。(1)上腹正中切口:切口自劍突下到臍,或繞臍向下延長3cm。該切口多用于小腸、...[繼續閱讀]
1.麥氏切口(McBurey切口):以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為中點,與此線垂直的6~8cm切口。適用于診斷明確的急性闌尾炎的闌尾切除術。2.弧形切口:(1)下腹弧形切口(Cheney切口):沿下腹部皮紋切開,兩側連于髂前上棘,中間彎向恥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