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下方為皮下組織,由疏松結締組織及脂肪小葉組成,又稱皮下脂肪層,此層內有汗腺、毛囊、淋巴管及神經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皮膚的血管 來源于肌肉動脈的皮穿支、肌間隙的分支及皮動脈的終末支。動脈由深層進入皮膚,共形成4層血管網,即首先在皮膚脂肪和真皮交界處形成真皮下血管網,由此血管網發出分支形成真皮內血管網到皮膚附件,再由上行小動...[繼續閱讀]
1.眉弓 位于眶上緣上方、額結節下方的弓狀隆起,男性隆起較明顯。眉弓適對大腦額葉下緣。2.眉間 兩眉之間,即印堂。3.額結節 眉弓上方約1.5cm處。4.眶上切跡 有時成孔,位于眶上緣的內、中1/3相交處,距正中線2.5cm,眶上血管及神...[繼續閱讀]
為了確定頭面部某些結構的體表投影,先設定以下6條標志線(圖2-15)。①下水平線:經眶下緣與外耳門上緣的直線。②上水平線:經眶上緣與下水平線平行的直線。③矢狀線:從鼻根經顱頂中點至枕外隆凸所連的弧線。④前垂直線:通過顴...[繼續閱讀]
(一)顱面部靜態弓弦力學單元1.弓(圖2-16,圖2-17)圖2-17 顱骨側面觀面顱骨 共15塊。成對的有鼻骨、淚骨、上頜骨、顴骨、下鼻甲骨和腭骨,不成對的是下頜骨、犁骨和舌骨。它們不僅為視器、氣道和消化道等提供了保護和執行其功能...[繼續閱讀]
1.血管(圖2-21) 主要有面動脈及與其伴行的面靜脈。(1)面動脈 起自頸外動脈,行向前內上方,穿經下頜下腺的深面,至咬肌止點前緣處,越下頜底,經口角和鼻翼外側,斜向內上行至內眥,改稱內眥動脈。在下頜底與咬肌前緣相交處可觸及...[繼續閱讀]
1.舌骨 位于頦隆凸的下后方,適對C3、C4椎間盤平面;舌骨體兩側可捫到舌骨大角,是尋找舌動脈的標志。2.甲狀軟骨 位于舌骨下方,上緣平對C4上緣,即頸總動脈分叉處;前正中線上的突起為喉結。3.環狀軟骨 位于甲狀軟骨下方。環狀...[繼續閱讀]
1.頸總動脈及頸外動脈 下頜角與乳突尖連線的中點,右側至胸鎖關節、左側至鎖骨上小窩的連線,即兩動脈的投影線;甲狀軟骨上緣是二者的分界標志。2.鎖骨下動脈 相當于右側自胸鎖關節、左側自鎖骨上小窩向外上至鎖骨上緣中點...[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