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是最常見的腎臟實質惡性腫瘤,占腎臟惡性腫瘤的80%~90%。發病年齡可見于各個年齡段,高發年齡50~70歲。...[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目前,臨床出現血尿、腰痛和腹部腫塊,即“腎癌三聯征”?;颊哒急葹?%~10%,國外報道無癥狀腎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約占50%,有癥狀腎癌患者中有10%~40%的患者出現副瘤綜合征,表現為高血壓、貧血、體重減輕、惡病質、發熱、紅細胞...[繼續閱讀]
(1)實驗室檢查:尿素氮、肌酐、肝功能、血紅蛋白、血沉、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等。(2)B超檢查: 能夠準確區分腫瘤和囊腫,作為普查腎腫瘤的方法。(3)CT檢查: 可明確腫瘤部位、腎門情況、腎周圍組織與腫瘤的關系、局部淋巴結等...[繼續閱讀]
2010年AJOC腎癌的TNM分期T (原發腫瘤)Tx 原發腫瘤無法評估T0 無原發腫瘤證據T1 腫瘤局限于腎臟,最大直徑≤7cmT1a 腫瘤最大徑≤4cmT1b 4cm<腫瘤最大徑≤7cmT2 腫瘤局限于腎臟,最大徑<7cmT2a 7cm<腫瘤最大徑≤10cmT2b 腫瘤局限于腎臟,最大徑...[繼續閱讀]
外科手術是治療腎癌的首選方法。(1)根治性腎切除術: 是得到公認可能治愈腎癌的方法。對于臨床分期Ⅰ期(T1N0M0)不適于腎部分切除的患者、臨床分期Ⅱ期(T2N0M0)的患者,根治性腎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2)保留腎單位手術(NSS):根據腫...[繼續閱讀]
(一)術前護理(1)完善??茩z查: 泌尿系或全腹彩超,雙腎CT平掃+增強,雙腎MR檢查。(2)營養支持: 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與膳食纖維飲食。(3)觀察血尿情況,出血嚴重者予以膀胱沖洗,貧血嚴重者遵醫囑少量多次輸血。(4)術前常規準...[繼續閱讀]
腎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免疫治療是術后常規及最主要的治療手段,白介素-2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細胞因子,是機體復雜的免疫調節和反應系統中最重要的淋巴因子之一,有顯著的活性,干擾素(IFN)是目前治療腎癌常用的生物因子,對機體功...[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