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指尿內紅細胞數異常增多。輕者僅光鏡下查見紅細胞數目增多,稱為鏡下血尿,重者呈肉眼血尿。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的紅細胞數目在150萬以下。直接涂片法檢查,每3個高倍(×250)視野不超過1個;血細胞計算池計數<3個/mm3;10...[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血尿是指尿內紅細胞數異常增多。輕者僅光鏡下查見紅細胞數目增多,稱為鏡下血尿,重者呈肉眼血尿。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的紅細胞數目在150萬以下。直接涂片法檢查,每3個高倍(×250)視野不超過1個;血細胞計算池計數<3個/mm3;10...[繼續閱讀]
尿內含有游離血紅蛋白稱為血紅蛋白尿。正常血漿中含有親血色蛋白(Haptoglobin),能與游離血紅蛋白相結合,其分子量>280,000,故不能從正常的腎小球濾過。正常人全部血漿中所含的親血色蛋白量能結合125mg/dl的游離血紅蛋白。因此,當...[繼續閱讀]
白細胞尿是指尿內白細胞數目增多超出正常。臨床上稱退變的白細胞為“膿細胞”。故又稱膿尿。如數量很多,白細胞可使尿液混濁。由于無定型的磷酸鹽、尿酸鹽、乳糜等亦可使尿液混濁。因此只有通過新鮮尿標本鏡檢才能確定是...[繼續閱讀]
管型系在腎小管內由蛋白質凝固而形成的圓柱體。正常人尿內可有少量透明及細顆粒管型。如管型數量增加或尿中出現它種管型時,稱為管型尿。管型的產生有兩個條件:①尿蛋白在腎小管內沉淀或形成膠凍樣。②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繼續閱讀]
正常尿液不含脂肪,因脂質不能從腎小球濾過,即使濾出了少量也被腎小管上皮細胞完全吸收。當腎小球存在病變而同時有高血脂癥時,則可能出現脂肪尿。這時尿內含有大量游離的中性脂肪滴,或呈雙折光的卵圓形小體,其中含有膽固醇...[繼續閱讀]
乳糜尿系尿中不正常地混入含有乳糜的淋巴液,使尿呈乳白色。乳糜內含有脂肪、血漿蛋白、包括纖維蛋白原等成分。典型的乳糜尿靜置后可分三層:上層為脂肪;中層為色澤較清的液體,其中常有小凝塊混懸于其中;下層為紅色或粉紅色...[繼續閱讀]
氣尿是一種少見的癥狀,指排尿時尿內發現有成串的氣泡。病人可能以此為主訴,也可能是由醫務人員在導尿過程中發現。在放射線檢查下膀胱區可見氣體。氣尿出現于兩類疾病。一類是膀胱、尿道與直腸或陰道之間存在著瘺道。在此...[繼續閱讀]
尿路感染時尿中有細菌,稱為菌尿。檢查菌尿的方法為:①尿液直接找細菌法:可采取清晨新鮮中段尿10ml離心,取沉渣涂片,或不離心直接涂片在顯微鏡下找細菌。當每個高倍視野中均能見到細菌為陽性。準確率可達90%。②尿液培養法:可...[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