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吳階平泌尿科 > 列表
吳階平泌尿科 共有 1818 個詞條內容

泌尿外科雜志

    1963年以前,泌尿外科沒有專業雜志,論文主要刊登在《中華醫學雜志》中、英文版及《中華外科雜志》。1963年在北京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八屆外科學會上,與會泌尿外科同仁決定創刊《泌尿外科內部通訊》,為籌建《中華泌尿外科雜志...[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學科帶頭人吳階平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會和《中華泌尿外科雜志》以及建國以來我國泌尿外科的發展都離不開學科帶頭人吳階平教授以及在他領導下團結在他周圍的一班人。吳階平教授長期以來擔任學會和雜志的領導工作,他知識淵博,作風嚴謹,以...[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我國泌尿外科的發展和現狀

    我國泌尿外科的發展主要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可算得突飛猛進,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壽命延長,保健工作的進步,不僅疾病譜有了明顯的改變,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有極大的提高,在流行病學、...[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腎上腺的形態

    右側腎上腺近似于錐形體,左側則似半月狀。左右腎上腺都可分為三面,前面與腹腔器官相近,內側緣有一凹陷稱門(hilum),腎上腺靜脈自門穿出;后面與膈相貼,腎面凹陷稱底,緊貼于腎上極。每側腎上腺高約50mm,寬30mm,厚10mm。腎上腺平均重...[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腎上腺的毗鄰

    右腎上腺前側內緣直接與下腔靜脈接觸,無腹膜覆蓋。外側略呈三角形,大部分與肝接觸,其外上方無腹膜覆蓋。右腎上腺其他部分有腹膜覆蓋。右腎上腺后面上方與膈相接,下方緊貼右腎上極。左腎上腺與左腎上極內側相接,上緣銳利...[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腎上腺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

    腎上腺的血管極為豐富,腎上腺上動脈來自膈下動脈,腎上腺中動脈來自腹主動脈,腎上腺下動脈則起源于腎動脈。但這些動脈個體有一定差異,常分成多支小動脈進入腎上腺,一般腎上腺的前后方無血管分布。腎上腺的靜脈(又稱中央靜...[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腎上腺的組織結構

    腎上腺切面呈黃色而較厚的部分稱皮質,中央呈棕褐色為髓質。腺體外周包有含網狀纖維的結締組織被膜,并可分為兩層,外層致密,內層疏松。被膜向實質內伸入形成許多纖維隔,血管、淋巴和神經通過這些纖維小隔進入腺組織。(一)皮...[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腎臟解剖

    (一)腎的形態腎為成對的器官,左右各一,左腎比右腎略長、略厚和略重。正常成人的腎表面一般不分葉。腎有內外兩緣,前后兩面以及上下兩極。內側緣中部凹陷,稱腎門,有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腎盂出入,并形成所謂的腎蒂。由于下腔...[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輸尿管的解剖

    (一)輸尿管的走行、分部和毗鄰輸尿管是一對扁而細長的肌性器官,左右各一,起自腎盂末端,終于膀胱,長約20~30cm,兩側輸尿管的長度大致相等。輸尿管的直徑粗細不均,平均直徑為0.5~1cm。輸尿管全長可分為腹部、盆部和壁內部。腹部...[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膀胱的形態、毗鄰和支持結構

    膀胱排空時呈錐狀,可分為膀胱頂部、體部、底部和頸,各部間無明顯界限。由于膀胱腔內黏膜豐富,空虛時形成許多黏膜皺襞,充盈后這些皺襞被展平,膀胱腔內顯得很光滑。膀胱大體可分為上面、后面和兩下外側面。上面呈三角形,兩...[繼續閱讀]

吳階平泌尿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