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ketamine)為苯環己哌啶的衍生物,呈高度脂溶性,約為硫噴妥鈉的5~10倍,因而能迅速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靜脈注射氯胺酮后1min,肌內注射后5min血漿藥物濃度達峰值,腦血流量同時增加,促其在腦內很快分布,患者迅速入睡。然后...[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氯胺酮(ketamine)為苯環己哌啶的衍生物,呈高度脂溶性,約為硫噴妥鈉的5~10倍,因而能迅速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靜脈注射氯胺酮后1min,肌內注射后5min血漿藥物濃度達峰值,腦血流量同時增加,促其在腦內很快分布,患者迅速入睡。然后...[繼續閱讀]
咪達唑侖(midazolam)又名咪唑安定,是當前臨床應用的唯一的水溶性苯二氮類藥。咪達唑侖具有苯二氮類所共有的抗焦慮、催眠、抗驚厥、肌松和順行性遺忘等作用。對BZ受體的親和力約為地西泮的2倍,故其效價約為地西泮的1.5~2倍。根...[繼續閱讀]
利多卡因(lidocaine)不僅是常用的酰胺類局麻藥,也可用于靜脈麻醉。利多卡因可以降低腦血流和腦代謝,并能降低顱內壓。與硫噴妥鈉相比,利多卡因的心血管抑制作用較輕,因此降低顱內壓時,腦灌注壓降低較少。利多卡因3mg/kg可使狗的...[繼續閱讀]
肌肉松弛劑(肌松藥)不能通過血腦屏障,因此對腦血管無直接作用,但它可降低腦血管阻力(CVR)和靜脈回流阻力,從而使顱內壓下降;若應用肌松藥時患者血壓升高,可使顱內高壓患者顱內壓進一步升高。雖然不能透過血腦屏障,但有些肌松...[繼續閱讀]
(一)血管收縮劑常用血管收縮劑包括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苯腎上腺素,這些藥本身對腦血管無直接作用,但可以通過升高腦灌注壓而間接增加腦血流。雖然α受體和β受體廣泛分布于顱內血管系統,但它們的作用尚未明確。苯腎上...[繼續閱讀]
麻醉性鎮痛藥對CBF、CMRO2、ICP的影響與下列因素相關:動物模型,背景麻醉藥,應用劑量,給藥方法(單劑量或持續輸注),顱內彈性,有無應用肌松劑,以及通氣方式(自主或控制)等。麻醉性鎮痛藥已長期安全應用于神經外科患者,但應用合成阿...[繼續閱讀]
吲哚美辛是對腦生理具有獨特作用的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它可減輕顱腦損傷患者的顱內壓升高。動物模型和早產兒的隨機對照實驗數據顯示,吲哚美辛靜脈注射可迅速顯著降低腦血流量。正常志愿者的對照研究顯示,吲哚美辛靜脈注...[繼續閱讀]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3-494。[2]陳伯鑾.臨床麻醉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岳云,黃宇光.簡明神經麻醉與重癥監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HARDMANJG,LIMBIRDLE,GILMANAG.ThePh...[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