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現代神經內科學 > 列表
現代神經內科學 共有 279 個詞條內容

第三節 形態學方法

    神經系統基礎研究中形態學顯示方法包括了束路追蹤法、化學神經解剖學方法、原位雜交法、受體及轉運體定位法、神經系統活動形態定位法等。臨床工作者在科研中經常用到的是化學神經解剖學方法中的免疫組織化學方法以及原...[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四節 生理學方法

    包括推挽灌流、腦內微透析術、伏安法、微穿刺術等進行神經遞質釋放量的測定方法;利用微電泳、抗體微量注射進行神經遞質的功能測定方法;此外還有經典條件反射、操作式條件反射等行為學方法。在此僅介紹融腦立體定向術、推...[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五節 電生理學方法

    一、電壓鉗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活動是細胞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50年代,已認識到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由于去極化引起的Na+通透性瞬間增加和隨后K+通透性的瞬間增加。離子流引發動作電位形成時影響到膜電位,膜電位的變化又會影響...[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六節 分子生物學方法

    一、核酸的分子雜交1.核酸分子雜交的基本原理DNA外螺旋的兩條鏈之間是依賴堿基相互形成氫鍵來維系的,而氫鍵的形成遵從“三基配對原則”,即A:T(二對氫鍵)和G:C(三對氫鍵)。當有氫鍵的因素(如加熱、堿性環境、尿素等)達到一定程...[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七節 生物化學方法

    生物化學方法的主要任務是分離和分析神經組織以及與神經活動有關的種類繁多的化學組分,特別是諸多的神經遞質、調質、激素等及其受體,這些物質的含量極微,同源分子多,有些組分很容易失活,因此,更需要用溫和的、高回收、高...[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參考文獻

    1.鄂征主編.組織培育和分子細胞學技術.第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徐叔云,卞如濂,陳修,主編.藥理實驗方法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3.韓濟生主編.神經科學原理.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4.路長林主編.神經肽基礎與臨床...[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一節 基因突變

    一、基因突變的概念及其特征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的核苷酸順序或數目發生改變,其中,僅涉及單個堿基改變者稱為點突變。(一)基因突變的原因1.自然突變又稱自發突變,是指自然界存在的而非人工誘發的一類突變,人類的單基因病大多是...[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二節 基因診斷

    基因診斷就是采用各種核酸分析技術,對先證者和家系成員進行分析,檢出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基因突變類型或與基因緊密連鎖的多態性標記,以診斷患者、檢出家系中致病基因攜帶者,還可進行遺傳病的產前診斷,防止患兒出生。一、常...[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參考文獻

    1.金冬雁,黎孟楓,等.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456~5952.孫乃恩,孫東旭,朱德煦.分子遺傳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233.劉焯霖,梁秀齡.神經病遺傳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125~1374.王檸,吳志英,慕容慎行,等...[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第一節 CT檢查

    計算機體層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檢查簡便、迅速、安全、無痛苦。CT圖像是斷層圖像,空間分辨率高,解剖關系清楚,病變顯示良好,對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的準確率均較高。此外,CT可以獲悉正常組織與病變的X線吸收系數,以進行定量分...[繼續閱讀]

現代神經內科學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