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癌在我國發病率很低,在白色人種中較常見。紫外線照射、電離輻射、化學致癌物質(如瀝青、焦油)、慢性刺激或炎癥、病毒感染(如HPV)以及某些癌前期疾病(如著色性干皮病)等與皮膚癌的發生有關。在各種病理類型中,基底細胞癌...[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皮膚癌在我國發病率很低,在白色人種中較常見。紫外線照射、電離輻射、化學致癌物質(如瀝青、焦油)、慢性刺激或炎癥、病毒感染(如HPV)以及某些癌前期疾病(如著色性干皮病)等與皮膚癌的發生有關。在各種病理類型中,基底細胞癌...[繼續閱讀]
惡性黑色素瘤好發于白色人種,歐美白人年發病率為(10~15)/10萬,澳大利亞是世界上該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在美國,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長。我國和日本的發病率不高,但由于醫師及患者對其嚴重性認識不...[繼續閱讀]
軟組織肉瘤是一組源于全身各部位結締組織除骨與軟骨以外的惡性腫瘤。軟組織肉瘤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的0.7%,占15歲以下兒童全部惡性腫瘤的6.5%,僅次于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和惡性淋巴瘤,居第4位。國外資料表明,軟組織肉瘤有...[繼續閱讀]
橫紋肌肉瘤是嬰兒和兒童中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占小兒實體瘤的8%~10%,居第5位,男女發生率為1.4∶1,東方人種發病率低于白色人種及非洲、美洲人種。橫紋肌肉瘤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分別為2~6歲和14~18歲。臨床主要表現為進行性...[繼續閱讀]
上腔靜脈綜合征(superiorvenacavalsyndrome,簡稱SVCS)為腫瘤臨床上最常見的急癥,主要是由胸內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引起的急性或亞急性呼吸困難和面頸部腫脹,80%的SVCS由惡性腫瘤引起,主要以肺癌和惡性淋巴瘤多見。檢查可見面頸、上肢和胸...[繼續閱讀]
脊髓壓迫癥是由脊髓或椎管內占位病變引起脊髓、脊神經根及供應血管的壓迫,造成脊髓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惡性腫瘤引起的脊髓壓迫病程短、發展快,是內科急癥也是放療急癥,因延遲治療常產生不可逆的麻痹、癱瘓和括約肌失...[繼續閱讀]
顱內壓增高是一種綜合征,多數是因顱內占位病變或腦組織腫脹引起顱腔容積與顱內容物之間平衡失調的結果,臨床表現以頭痛、嘔吐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為主,嚴重者出現意識障礙、腦疝及呼吸抑制,需要緊急處理。注1.顱內壓增高的治...[繼續閱讀]
惡性心包積液與心包填塞發展迅速,特別是血性滲出者,往往會危及患者的生命。一般來說,心包積液的出現是腫瘤患者的臨終前表現。據尸檢結果,癌癥患者約5%~12%發生心臟及心包受侵,其中一半侵及心包,1/3侵及心肌,余者為兩者均受...[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