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局限性外傷所致的出血,經過骨折復位、鼻腔填塞,多能一次性治愈,不留后患。但有時顱腦閉合性外傷引起的遷延性鼻出血,一種反復的大出血,如處理不當,往往可造成大出血急性死亡。病程經過例1,男性24歲,因斗毆于1988年1月被他...[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鼻部局限性外傷所致的出血,經過骨折復位、鼻腔填塞,多能一次性治愈,不留后患。但有時顱腦閉合性外傷引起的遷延性鼻出血,一種反復的大出血,如處理不當,往往可造成大出血急性死亡。病程經過例1,男性24歲,因斗毆于1988年1月被他...[繼續閱讀]
病程經過一位49歲男性病人患雙側慢性篩上頜竇炎,于1956年10月來門診進行上頜竇穿刺沖洗術,過去曾進行六次穿刺,每次均能沖洗出多量黃色膿液。這次穿刺術中沖洗略有阻力,當注入少許空氣試驗是否通暢時,不幸病人立即聽到頸部有...[繼續閱讀]
臨床上單獨的三叉神經痛比舌咽神經痛多見,一般服卡馬西平多能奏效。如發作頻繁,用藥無效者方可考慮采用手術治療。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是神經感覺根切斷或進行顯微血管減壓術。特別是神經感覺根切斷術后疼痛是肯定會消失的...[繼續閱讀]
面對疑難或危急病人,醫生除應具有高度同情心和責任感外,尚需認真分析病情,敢冒風險,找出癥結,對癥施治,方能獲得藥到病除、起死回生的良好效果?;純?男,13歲,1968年12月14日入院。此前,患兒曾因咳嗽、發熱,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而...[繼續閱讀]
病人,男,38歲,農村干部。1968年3月11日夜晚外出走訪時不慎跌倒在一竹籬笆旁,鼻根部左側刺傷,有一創口出血,左鼻腔亦有少量出血,經壓迫后血止。翌日在當地衛生院清創縫合及采用抗感染治療一周后,傷口愈合。半個月后鼻根左側原傷...[繼續閱讀]
患兒,男,6歲,1971年11月1日入院。1周前因發熱、轉頸受限,4天來左耳后腫起,伴發呼吸困難,曾以“化膿性腮腺炎”及“咽后膿腫”先后在本市兩家醫院住院;終經會診及咽后穿刺排除上述診斷后轉來我院。詳詢病史:患兒隨父母生活在湖...[繼續閱讀]
患者,女,24歲,1973年6月12日入院。4天前躺在床上用縫衣針挑牙時,邊挑邊恍惚入睡,因而失手,醒來時發現針已墜入口咽內,用手指觸摸挖取未觸到縫針,當時無明顯不適感,進食正常。1天來感到咽部疼痛,吞咽時加重,妨礙進食?;颊呱眢w健...[繼續閱讀]
患者,男,38歲,1960年4月3日由親屬陪同來我科急診。據親屬述訴,患者因精神失常,自己用磚塊將一長18cm、直徑約0.5cm的鐵釘由右側外耳門釘入顱內,隨即昏倒在地約1小時,經親屬發現后立即送來急診。檢查發現患者意識模糊,能回答簡單詞...[繼續閱讀]
患兒,男,2個月,1977年10月26日急診入院。家長述訴:患兒出現呼吸困難2天,有時面色青紫。昨日曾行胸部X線拍片,以“肺炎”住入某醫院,今晨呼吸困難加重,即行氣管內插管給氧,因病情無緩解而轉來我院?;純焊改妇】?足月順產。出...[繼續閱讀]
一、什么是“循證醫學”?“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的要義就是“拿證據來”;就是說,一切醫療行為都要以無可辯駁的臨床事實為依據,而不是靠經驗或推論來指導工作。衡量臨床行為是否合理或可靠,有不同的驗證方法。循證醫...[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