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 列表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共有 177 個詞條內容

三、頸部轉移性腫瘤

    頸部因富含淋巴結,因此成為轉移瘤的好發部位,其中最常見的是鱗狀細胞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臨床上淋巴結轉移瘤多表現為以一側為主的淋巴結腫大,質地硬,表面不光滑,可相互融合,還可侵犯周圍組織,發生粘連,淋巴結內常伴壞死、液...[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四、頸部神經鞘瘤

    頸部神經鞘瘤是頸部神經源性腫瘤中最常見腫瘤,其發病率是僅次于淋巴結源性腫瘤。頸部神經鞘瘤主要為起源于Ⅸ~Ⅻ對顱神經、脊神經根、上交感神經鏈的神經鞘細胞。發生于頸動脈鞘間隙內最常見,也可發生于椎旁間隙、咽旁間...[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五、頸靜脈球瘤

    頸靜脈球瘤,起源于頸靜脈球壁的化學感受器,屬頭頸部副神經節瘤的一種;因頸靜脈球瘤組織病理學染色呈非嗜鉻性,故又名曰非嗜鉻性副神經瘤;另有副節瘤或化學感受器瘤等命名。此腫瘤組織病理上屬良性,但其生物學行為可呈惡性...[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六、頸部血管瘤

    血管瘤主要為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先天性良性病變,嬰幼兒多見。常見于四肢及頭頸部皮膚及皮下淺層、深層軟組織內。血管瘤根據其發生的部位及組織學不同分為4種類型: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混合性...[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參考文獻

    [1]黃寶生,陳巨坤,林紅雨,等.頸部囊性病變的CT、MRI診斷[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1,12(6):394-396.[2]任永芳,李輝,陳杰,等.頸部淋巴結結核的影像診斷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1):54-55.[3]袁小平,黃莉,黃穗喬,等.頭頸部木村病的臨床特...[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第一節 副乳病

    副乳病又稱多乳房癥,是指胸部以外的乳腺原基退縮不全或殘留。在胚胎時期,從腋窩到腹股溝的乳嵴線上,人有6~8對乳腺的始基,從胚胎發育第三個月開始,除胸肌前的一對外,其余開始退化。到出生前,僅胸前的一對保留。所以,副乳可...[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第二節 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膿腫

    急性乳腺炎是指由乳頭破裂破損及乳汁淤積不暢等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感染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病菌由乳頭破口或皸裂處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且常在短期內形成膿腫。本病多見于產后2~6周哺乳期婦女,尤...[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第三節 乳腺結核

    乳腺結核較少見,多見于發展中國家,國內報告僅占肺外結核的0.6%~0.9%,好發于20~40歲育齡女性,特別是多產和哺乳期婦女,因為此時是乳腺外傷的高峰期,容易合并感染。原發性乳腺結核更少見,在沒有發現其他地方結核的情況下方可診...[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第四節 男性乳房發育癥

    男性乳房發育是指以導管及導管周圍間質增生為特點的男性乳腺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青春期和50~80歲高齡男性多見。本病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由內分泌紊亂所致,主要為雄激素和雌激素作用比例失調,睪酮分泌減...[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第五節 乳腺囊性增生癥

    乳腺囊性增生癥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非炎性、非腫瘤性病變,以乳腺導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伴中小導管不同程度擴張為主要病理改變。本病發生主要與內分泌紊亂有關,尤其多見于卵巢功能失調者,即當雌激素水平過高,而孕激素水平相...[繼續閱讀]

普通外科圖像解剖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