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無機離子、代謝物、神經遞質、激素在體內主動轉運需要載體參與。干擾這一環節可以產生明顯藥理效應。例如利尿藥抑制腎小管Na+-K+、Na+-H+交換而發揮排鈉利尿作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很多無機離子、代謝物、神經遞質、激素在體內主動轉運需要載體參與。干擾這一環節可以產生明顯藥理效應。例如利尿藥抑制腎小管Na+-K+、Na+-H+交換而發揮排鈉利尿作用。...[繼續閱讀]
酶的品種很多,在體內分布極廣,參與所有細胞生命活動,而且極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是藥物作用的一類主要對象。多數藥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如新斯的明競爭性抑制膽堿酯酶,奧美拉唑不可逆性抑制胃粘膜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尿激...[繼續閱讀]
細胞膜上無機離子通道控制Na+、Ca2+、K+、CI-等離子跨膜轉運,藥物可以直接對其作用,而影響細胞功能。...[繼續閱讀]
核酸(DNA及RNA)是控制蛋白質合成及細胞分裂的生命物質。許多抗癌藥是通過干擾癌細胞DNA或RNA代謝過程而發揮療效的。許多抗生素(包括喹諾酮類)也是作用于細菌核酸代謝而發揮抑菌或殺菌效應的,這將在有關章節詳述。...[繼續閱讀]
某些藥物是通過改變生理遞質的釋放、貯存或激素的分泌而發揮作用的。例如麻黃堿促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大量碘抑制甲狀腺素釋放,甲糖寧促進胰島素分泌。...[繼續閱讀]
一些藥物并無特異性作用機制,如消毒防腐藥對蛋白質的變性作用,因此只能用于體外殺菌或防腐,不能內用。一些麻醉催眠藥(包括乙醇)擾亂細胞膜脂質結構,因此對各種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只是中樞神經系統較敏感罷了。還有一些藥物...[繼續閱讀]
(一)受體(receptor)是細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細胞蛋白組分,能識別周圍環境中某種微量化學物質,首先與之結合,并通過中介的信息轉導與放大系統,觸發隨后的生理反應或藥理效應。(二)受體的性質受體分子在細胞中含量極微,1mg組織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