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是吳文俊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前,吳文俊只是一個熱愛數學的業余研究者;在那之后,吳文俊則穩穩地踏上了專業數學研究之路。而1945-1947年,則是吳文俊的第一個黃金發展期。正是在這兩年,他由一個普通的中學數學老師成...[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45年是吳文俊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前,吳文俊只是一個熱愛數學的業余研究者;在那之后,吳文俊則穩穩地踏上了專業數學研究之路。而1945-1947年,則是吳文俊的第一個黃金發展期。正是在這兩年,他由一個普通的中學數學老師成...[繼續閱讀]
1946年,吳文俊的人生發生了一次最富有戲劇性的轉折。吳文俊第一次見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恩師陳省身,靦腆的他甚至主動到數學研究所求職。陳省身,1911年10月26日出生于浙江嘉興,192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系,先后受教于南開大學數學...[繼續閱讀]
當時,數學研究所在上海岳陽路上一座樓的第二層辦公。最大的一間當做會議室,用于開會與作報告;另一間較大的屋子用做圖書室,其他人分居其他小屋。初到數學研究所,吳文俊被分到了圖書室兼管圖書。吳文俊對這樣的安排非常滿意...[繼續閱讀]
1936年,交通大學理學院數學系錄取了四名新生,其中一人轉學物理,一人因經濟困難中途輟學,因此1940年數學系畢業生僅有兩人,一名是吳文俊,另一名是吳文俊稱之為恩友的趙孟養。趙孟養,浙江寧波人,父親擅長書法,滬港兩地求墨者頗多...[繼續閱讀]
得知吳文俊考取了中法交換生,陳省身在建議吳文俊去斯特拉斯堡學習的同時,也為吳文俊給在當時正在斯特拉斯堡任教的H.嘉當(H.Cartan)寫了推薦信。H.嘉當回信表示接受。H.嘉當是法國大數學家E.嘉當的長子。E.嘉當是20世紀最偉大的...[繼續閱讀]
躲開巴黎的喧嘩,吳文俊在斯特拉斯堡專注研究拓撲學的重要內容示性類。按當時法國大學的習慣,學生一般很難見到導師,只有學生有了一些難得的成果,才會向導師匯報。有一次,吳文俊專注于研究拓撲學的重要內容示性類,意外地得...[繼續閱讀]
1947年因為H.嘉當去巴黎任教,吳文俊沒能投學其門下。而兩年之后,兩人終于再續師生緣。1949年秋,H.嘉當邀請吳文俊到巴黎的CNRS(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吳文俊欣然而往,在H.嘉當的指導下工作,先任助理研究員,后升至副研...[繼續閱讀]
咖啡館是歐洲人特別重要的一個社交場合,歐洲曾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笨梢娍Х瑞^在歐洲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數學家們似乎更青睞于咖啡館。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