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記者看寧夏 > 列表
記者看寧夏 共有 379 個詞條內容

西海固眾創脫貧“快車道”

    寧夏西海固地區,是中國工農紅軍偉大長征勝利的會師地和陜北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地區,也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人口200多萬,約占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三分之一。7月18日,在西...[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金融扶貧:如何讓銀行敢貸,農民能還

    近年來,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在“信用+ 產業+金融”的基礎上,不斷融合行政、金融和市場資源,形成產業支撐、信用評級、財政引導、擔保跟進、保險護航的普惠金融新探索。評級授信培養誠信農民“我今年64歲,兒子有病不能干活了,我...[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年關時節的扶貧牽掛

    “昨天在銀川開會時,我幫扶的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打來電話,說家里一頭待產母豬死了,趕緊去看看?!睂幭柠}池縣的清晨寒風凜冽,前來采訪的記者見到縣委宣傳部干部盧星明時,他正火急火燎地趕往王樂井鄉邊記洼村。一頭母豬病死...[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脫貧戶楊春青的行李箱為何布滿灰塵

    雖然單身,53歲的農民楊春青卻不邋遢,院子整潔,屋內干凈,暖意濃濃。記者走進一間堆滿糧食的儲物室,一個破舊的行李箱布滿灰塵,格外礙眼。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快兩年沒用了,舍不得扔,畢竟陪我走南闖北10多年?!币蚧橐鲎児?..[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寧夏:“甜水”進香山 旱塬變田園

    多年來,香山雖然干旱,“靠天吃飯”,但當地農民有種西瓜的習慣。說起2018年的收成,瓜農王宗儒想都不敢想,200畝瓜地澆上了黃河水,西瓜豐收,凈賺幾十萬元。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鄉、興仁鎮位于寧夏中部干旱帶核心區,年均降水量不...[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22年扶貧堅守:帶來海風和溫暖

    22年來,福建省選派10批161名干部到寧夏貧困地區掛職幫扶,他們在產業對接、經濟援助、社會事業等領域貢獻力量,還為貧困地區帶來先進的發展理念,推動閩寧兩省區攜手戰貧困、共同奔小康。他們“一任接著一任干”,使東西部扶貧...[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寧夏移民:三十載“扶貧接力” 勾勒富民新圖景

    一條條通村的硬化路,一座座漂亮的小庭院,一項項謀生的新本領,一張張臉上的“精氣神”……這是寧夏持續三十余載的“扶貧接力”帶給西海固移民的獲得感。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各級黨委、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始終將移民作...[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再訪生態移民馬國權:搬出大山夢圓否?

    生態移民工程是寧夏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主要措施。2017年2月,記者來到山大溝深的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半子溝村,聽村民暢談自己的心愿。2017年8月,半子溝村整村搬遷到400公里外的銀川市金鳳區豐登鎮潤豐村。2019年2月,記者再訪移民馬...[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厚植產業根基 巧用金融工具——寧夏鹽池縣脫貧紀實

    寧夏鹽池縣位于毛烏素沙地南緣,既是革命老區,又是國家級貧困縣。改革開放40年來,從吊莊移民、生態移民,到金融扶貧,鹽池縣走過了一條艱難的扶貧開發之路,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鹽池縣緊抓政策機遇,厚植產業根基,巧用金融工具...[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從“黑名單”到“光榮戶”:寧夏西海固貧困戶的蛻變

    47歲的上黃村村民王余金最近正忙著找銀行貸款,為明年規?;l展養牛業拉一筆30萬元資金。上黃村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河川鄉,是黃土丘陵地貌,屬于西海固地區,這里曾被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認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