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是實現目標的根本,它可以影響單位健康促進行動的實施和資源的分配。健康是特定環境下制度綜合作用的結果。制度不僅對不同的健康干預措施產生影響,也比一般的衛生宣傳教育更具有決定性作用。(1)健康相關制度,如醫...[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制度保障是實現目標的根本,它可以影響單位健康促進行動的實施和資源的分配。健康是特定環境下制度綜合作用的結果。制度不僅對不同的健康干預措施產生影響,也比一般的衛生宣傳教育更具有決定性作用。(1)健康相關制度,如醫...[繼續閱讀]
物質環境是指建筑物、場所、進行戶內和戶外活動所需要使用的設備,以及單位周圍場地環境等。人與物質同在一個生態系統當中,物質環境勢必影響到個體的健康狀況。(1)改善場所環境,減少影響健康的不良物質環境因素(生物因子和...[繼續閱讀]
社會環境是單位全體成員之間關系的質量組合。良好的社會氛圍對員工心理健康和社會需求起著支持作用。(1)營造誠信、友愛、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樹立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2)立足“以人為本”,尊重成員個性發展,為成員全面...[繼續閱讀]
(1)關注并參與所在地區組織、社會團體的健康促進活動。(2)主動尋求和利用當地社區資源,從而為單位成員提供健康服務。(3)關注和維護所屬地區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繼續閱讀]
與地方和地區的健康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向單位成員提供直接的服務。(1)健康服務注重預防,有常見病和慢性病防治計劃和措施,如婦女健康檢查、員工健康管理等。(2)每年為單位成員進行體檢,并對體檢結果進行評估,掌握成員基本...[繼續閱讀]
成立建設“健康單位”領導小組。組長由單位主要領導擔任,小組成員由單位各部門人員、職工代表等組成,有專(兼)職人員負責具體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職責明確,要鼓動單位全員積極參與;保障人、財、物以及所需的信息、資料的收...[繼續閱讀]
通過啟動儀式和全員培訓的動員與宣傳,以及宣傳欄、互聯網等各種形式,讓所有成員明確為什么要建設健康單位,了解什么是健康單位,建設健康單位的意義、目標、實施策略、步驟、標準,以及自己對健康所承擔的責任和享有的權利...[繼續閱讀]
在調查發現的所有問題中,要確定需要優先解決的一個或幾個主要問題,以集中有限的資源來進行全面和綜合的干預。判斷是否為需要優先解決的健康問題,主要考慮其重要性(如學生群體存在的肥胖、近視、營養不良等問題)、可改變性...[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