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滿族醫藥 > 列表
滿族醫藥 共有 342 個詞條內容

第五節 金代醫學名醫及學術貢獻

    金代整理和注釋了大批的中醫藥典籍,是滿族醫藥形成和快速發展的時期。金代醫學名人輩出,并相繼形成各自的醫學流派,他們的醫學理論和醫學思想對后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金元時期,“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張元素、...[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第一節 概述

    滿族傳統醫藥源于滿族傳統文化和習俗。滿族是居住在我國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地區的少數民族,滿族(女真)、蒙古族、漢族、朝鮮族等北方民族以漁獵、游牧、農耕為生。滿族先人遵從祖訓,崇尚自然,在我國北方寒冷、惡劣的自然環...[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第二節 清代醫學發展概況

    清代是祖國醫學發展的高峰時期。據史料記載,清朝政府大力發展醫學事業,滿族帝王提倡“考據學”,組織醫學家和知識分子做了大量的校訂和搜集整理醫學書籍工作。清代編纂出版了大量有價值的醫學類書籍,具有代表性的書籍主要...[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一、清代延續和發展金代宮廷醫事管理制度

    金代女真時期開始,滿族在宮廷設立太醫院[2],在我國歷代宮廷中最早開始規范管理宮廷醫事活動。金代開創的宮廷太醫院及太醫院管理制度被元、明、清幾個朝代沿用,為我國宮廷醫學發展做出了貢獻。清代宮廷醫事管理比金代宮廷...[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二、清代宮廷太醫院的職能與醫官設置

    清代太醫院的職能和官階與金代宮廷太醫院的職能和官階類似。清代太醫院是宮廷醫事管理、醫學教育的最高領導機構。太醫院設有管院大臣,負責管理太醫院行政事務。設有教習廳培訓學員,負責管理醫學教育。太醫院官階最高的為...[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三、清代宮廷醫學分科

    清代太醫院的分科受滿族歷史和文化的影響,宮廷太醫院分科先后進行了三次修訂。清初宮廷太醫院分十一科,有大方脈科、小方脈科、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針灸科、眼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和痘診科。清中期將口齒科、...[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四、清代宮廷醫學教育和學術發展

    清代開始,政府有計劃地開展醫學教育和發展宮廷醫學。清代的醫學教育嚴格、規范,醫學教育和學術成果顯著。清代宮廷的醫學教育場所是在宮廷太醫院內設置教習廳,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改名為醫學館,主要職能是培養宮廷醫學人員...[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五、清代宮廷太醫院的歷史作用

    清代宮廷太醫院設立在宮廷中,是負責宮廷及全國醫事、教育管理的機構。宮廷醫事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直接影響宮廷醫學的發展,建立健全的醫事及教育管理制度是宮廷醫學發展的基礎。滿族先人早在金時期就在宮廷中設立太醫院來...[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第四節 滿族傳統醫藥是清代宮廷醫學的組成部分

    滿族傳統醫藥是滿族先人在我國北方寒冷、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繁衍,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為了生存不斷地與自然界和疾病作抗爭,逐漸地適應自然,逐步積累了防治疾病的醫藥知識和經驗,具有滿族文化習俗和我國北方民族的特點。...[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參考文獻

    [1]陳可冀,李春生.中國宮廷醫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2]梁峻.中國古代醫政史略[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3]曹仁虎.清朝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4]任錫庚.太醫院志[M].石印本.1916.[5]陳可冀.清宮醫案集成[M]...[繼續閱讀]

滿族醫藥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