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是一種科學,它是研究和發現整個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科學,是研究勞動者推進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科學。因此,要了解整個人類社會的前途,就必須了解整個人類社會過去的歷史,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前途,就必須了解中華民族...[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史學”是一種科學,它是研究和發現整個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科學,是研究勞動者推進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科學。因此,要了解整個人類社會的前途,就必須了解整個人類社會過去的歷史,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前途,就必須了解中華民族...[繼續閱讀]
任應秋的《中醫病理學概論》,寫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其主要內容包括:敘述中醫學對“病理”的定義,以及中醫學對疾病原因的認識;介紹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基本要素,如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等,并對其含義進行了界定,努力對其作...[繼續閱讀]
病理與生理,是人在生活過程中機體內在的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因為人是屬于自然界的有機體,與周圍空氣、溫度、氣壓、動物、植物、地心吸力等自然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如機體細胞的原漿,經常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不斷地...[繼續閱讀]
《傷寒論》是中醫面向臨床的一部經典著作,內容豐富,文義含蓄深奧,初學者往往感覺不容易習讀。20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中醫學現代教育面臨的無教材可授的現狀,任應秋編著了《傷寒論語譯》等多本講義,《傷寒論語譯》于1957年由上...[繼續閱讀]
學習祖國醫學,尤其是系統地學習祖國醫學,《傷寒論》是必讀的典籍,大多數人都有此主張。理由:一是《傷寒論》最有系統,便于學習;二是《傷寒論》最實用,有理論、有實踐經驗;三是學通了《傷寒論》,溯由而上,進一步可以再讀《內...[繼續閱讀]
《金匱要略》是中醫面向臨床的一部經典著作,內容豐富,文義含蓄深奧,初學者往往感覺不容易習讀。20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中醫學現代教育面臨的無教材可授的現狀,任應秋編著了《金匱要略語譯》等多本講義,于1959年由上??萍汲霭?..[繼續閱讀]
張仲景在《傷寒論》的自序中說:“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爆F在把《傷寒論》作為獨立的一部分,“雜病”又另作為一部分,即《金匱要略》,這是不符合仲景的原來面貌的?!督饏T要略》最早名稱是《金匱玉函要略方論》,林億等在...[繼續閱讀]
此書最早的書名為《傷寒論檃桰》,是任應秋為重慶中醫進修學校函授班編寫的講義之一,于1957年由該校印刷。任應秋在序中這樣說:“《淮南子·修務訓》中說:‘其曲中規,檃桰之力?!嗅t在臨床上能解決問題,療效很好,全是《傷寒...[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