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男,19歲,網球運動員,2014年3月2日。主訴:右踝關節扭傷疼痛兩天。兩天前網球訓練時右踝部扭傷,使足背內翻跖屈,只覺疼痛,仍堅持運動,兩小時后踝關節腫脹明顯,隊醫冰敷,推拿治療疼痛未緩解。來院當天不能下地行走,下午來本院...[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張某,男,19歲,網球運動員,2014年3月2日。主訴:右踝關節扭傷疼痛兩天。兩天前網球訓練時右踝部扭傷,使足背內翻跖屈,只覺疼痛,仍堅持運動,兩小時后踝關節腫脹明顯,隊醫冰敷,推拿治療疼痛未緩解。來院當天不能下地行走,下午來本院...[繼續閱讀]
患者張某,女,57歲,農民,2013年4月8日因跌倒致右肩疼痛、活動障礙一小時來院。一小時前行走時不慎跌倒,右手著地,被他人扶起后感覺右肩部劇痛且右手不能外展、上舉。檢查:右肩部有“方肩畸形”,“杜加氏征”陽性,X片提示肩關節...[繼續閱讀]
骨折脫位復位后使用杉樹皮夾板固定。杉樹皮夾板從選材到固定都有嚴格的要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選材、修整、制作、塑形等杉樹皮夾板制作流程。比起北方的木板制作的小夾板,具有取材方便,簡單實用,固定患肢后更加輕巧,可透...[繼續閱讀]
針法是中醫外治體系里重要的組成部分,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靈樞》,就深刻闡述了中醫針刺療法,所記載的“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至骨,以取骨痹?!薄岸檀陶叽坦潜?稍搖而深之,針致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泵枋隽酸槾?..[繼續閱讀]
在傷科領域尤其筋傷疾病的治療中,毫針取穴的定位和準確性至關重要,在正確的辨病取穴基礎上往往能一針見效?!鹅`樞·官針》提出用“報刺”法治療“痛無常處”,要針“病所”;《靈樞·經筋》對四季的各種痹癥取穴,均“以痛為...[繼續閱讀]
通常以拇指腹或食指腹,輕輕抵觸皮膚上下按撫并逐漸加壓緩緩滑動,體會深層組織的敏感或壓痛點、條狀結節。觸摸到筋結點后可以結合壓敏反應,局部因觸按而產生的壓迫感是正常的反應,敏感反應大致可分酸、脹、痛、麻幾種感覺...[繼續閱讀]
有些經筋病變還可直接反映到外觀上,對判定病癥的性質有一定幫助,如局部組織的隆起與下陷,隆起的為實,下陷的為虛。綜上所述,任何經絡、穴位,只要抓住其出現的異樣物、敏感反應、外形改變中的一種,便可診斷為陽性穴位。此外...[繼續閱讀]
小針刀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在形狀上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針中的镵針、鋒針等基礎上,結合現代解剖學原理而發展形成。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操作的特點是在治療部位...[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