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存仁氏在香港仿制天圣銅人,陳氏于1951年時赴日本東京,在日本國立博物館內攝取了天圣銅人的全身照片一百余幀,拓出紙型全套。并將全部尺寸錄出,攜至香港。52年請王惟新氏依式照塑一具。1953年陳氏再去日本復校一過。再請萬國...[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陳存仁氏在香港仿制天圣銅人,陳氏于1951年時赴日本東京,在日本國立博物館內攝取了天圣銅人的全身照片一百余幀,拓出紙型全套。并將全部尺寸錄出,攜至香港。52年請王惟新氏依式照塑一具。1953年陳氏再去日本復校一過。再請萬國...[繼續閱讀]
1956年11月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借用了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復制正統銅人(即光緒銅人),及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嘉靖銅人從事仿制工作。于1957年5月8日各制成一座。下面為說明計,將清代復制之正統銅人稱作:“復制正統銅人”;將中醫...[繼續閱讀]
1962年臺灣中醫師吳惠平氏新制針灸銅人一具,全身以抱金銅質鑄成,高70英寸,重165公斤。體內中空,四肢可以活動裝卸,刻有十四經路線及365穴位?,F收存于臺北市中國針灸醫院。吳氏在其所撰的《針灸銅人圖譜》一書中曾刊載此銅人照...[繼續閱讀]
1977年下半年,南京醫學院開始仿制宋天圣銅人,仿制的方法是在現存日本的天圣銅人像的照片塑成石膏像,并進一步參考宋代人像雕塑、繪圖等資料將其外形略加修訂。再按照《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校正全部穴位,最后用電解鑄銅法加工...[繼續閱讀]
我國在解放之后,由于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對于祖國古代文化遺產和人民保健事業的高度重視與關懷,對于祖國古代醫學的整理與發掘事業也有了極大的發展。其中在針灸學的推廣、整理與提高工作上所顯示的多方面成就,都清楚地...[繼續閱讀]
前面已經說過,根據日本文獻在明初和明末日人來華時,曾有兩次帶去針灸銅人各一座?,F在就分別談一下它們的下落問題。1.竹田明室攜日的銅人是在既知資料中我國針灸銅人流入日本最早的一種。其制造年代約為元、明之際,傳入時...[繼續閱讀]
日本制造及仿制的針灸銅人,大都是近代產物,而且極少用銅質制造,根據著者所知有以下一些。1.金屬網式銅人(寬文銅人),為日本飯村石齋等氏監制,制造年代為1662年(寬文2年)。有關其特征及歷史前面已經說過,這里從略。按,1936年國人...[繼續閱讀]
此銅人即前述“元明間銅人”,現尚保存于南朝鮮漢城市德昌宮秘苑的仁政殿車行閣,為展出品之一。該秘苑本系朝鮮李王朝時代的宮廷遺物,現改為展覽館者,據南朝鮮金容植在日本雜志上的《韓國通訊》一文中介紹,其流傳到朝鮮的經...[繼續閱讀]
1、上面已經說過清乾隆時在編修《醫宗金鑒》時,曾制造了一批針灸小銅人,其中之一座為法國人粟理氏Soulie所得。粟理氏曾在我國學習針灸。歸國后編寫了一部《中國針灸法》的書(1938年出版)(注203)。書中曾攝有這個銅人的前面及后...[繼續閱讀]
1970年加拿大魁北克州針刺協會會長韋克蘇OscarWexu(羅馬尼亞人)為了利用針法醫療和教學的需要,曾在該地舉辦學校,并制有用完整巨木制成的大型針灸經穴模型(現代“銅人”)(注205)...[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