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表現1.腫塊2.阻塞癥狀3.壓迫癥狀4.腫瘤破壞所在器官的癥狀5.癌性疼痛6.病理性分泌物7.潰瘍(二)全身表現1.發熱2.消瘦貧血乏力3.黃疸4.腫瘤伴隨綜合征...[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局部表現1.腫塊2.阻塞癥狀3.壓迫癥狀4.腫瘤破壞所在器官的癥狀5.癌性疼痛6.病理性分泌物7.潰瘍(二)全身表現1.發熱2.消瘦貧血乏力3.黃疸4.腫瘤伴隨綜合征...[繼續閱讀]
1.腫瘤部位2.腫瘤形態3.腫瘤硬度4.腫瘤活動度5.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6.區域淋巴結...[繼續閱讀]
好發年齡、病程長短、職業、生活環境、煙酒嗜好、致癌物接觸史、癌癥家族史、與癌癥相關的疾病史(如結腸息肉、胃潰瘍、肝硬化)、女性患者的經帶胎產情況。...[繼續閱讀]
(一)甲胎蛋白(AF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指標,診斷標準:AFP﹥500μg/mL,持續1個月以上,或AFP﹥200μg/mL,持續2個月以上,可結合臨床確診肝癌,但有15%~20%原發性肝癌患者其AFP為陰性。生殖腺胚胎癌(睪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胰腺...[繼續閱讀]
(一)骨髓細胞學檢查可確診白血病和多發骨髓瘤及細胞類型。結合細胞分化程度,可在初診時定出白血病是急性或慢性。(二)本-周蛋白定性檢查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等患者的尿液中可出現本-周蛋白。(三)細胞因子測定主要是白...[繼續閱讀]
(一)普通檢查1.透視可轉動患者體位進行觀察避免前后重疊,更有利于病變的發現和觀察,同時了解器官動態變化。2.攝影(平片)成像對比度及清晰度較好,有利于病灶的觀察,且可做客觀記錄,有利于腫瘤治療前后對照。(二)特殊檢查1.體層...[繼續閱讀]
(一)CT普通平掃1.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2.腫瘤的臨床分期。3.指導臨床進行手術治療。4.介入性CT穿刺活檢和消融。5.腫瘤治療后復發的監測。(二)CT增強掃描1.發現早期小病灶,小病灶與正常組織之間缺乏密度對比,普通平掃可...[繼續閱讀]
大致與CT類似,可以用于病灶的定位、定性,對軟組織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頭頸部腫瘤、骨腫瘤的顯示優于CT;但MRI對鈣化、急性出血和顱骨改變顯示不如CT。...[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