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生物治療按照所使用的生物制劑或細胞制品來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基因治療1.引入抑癌基因p53基因是迄今發現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的腫瘤抑制基因。而引起腫瘤形成或細胞轉化的p53蛋白是p53基因突變的產物,是一種腫...[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腫瘤生物治療按照所使用的生物制劑或細胞制品來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基因治療1.引入抑癌基因p53基因是迄今發現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的腫瘤抑制基因。而引起腫瘤形成或細胞轉化的p53蛋白是p53基因突變的產物,是一種腫...[繼續閱讀]
生物治療因缺乏合適靶標及療效有限,所以目前還不能取代傳統的治療方法,生物治療與傳統腫瘤治療手段如放療、化療、手術的合理結合模式還有待明確,目前僅在腎癌、惡性黑色素瘤等少數幾類腫瘤的應用中取得成效。在未來的腫...[繼續閱讀]
靶向治療分為3個層次:器官靶向、細胞靶向和分子靶向。分子靶向是靶向治療中特異性的最高層次,它是針對腫瘤細胞里面的某一個蛋白質的分子、一個核苷酸的片段,或者一個基因產物進行治療。腫瘤分子靶向治療是指在腫瘤分子細...[繼續閱讀]
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按藥物本身性質特點主要分2類:單克隆抗體和小分子化合物。單抗類分子靶向藥物常用的有:rituximab(美羅華)、herceptin(賀賽汀)、IMC-C225(erbitux)和avastin等;小分子化合物常用的有:glivec(STI571,格列衛)、ZD1839(Iressa)、OSI77...[繼續閱讀]
腫瘤分子靶向治療雖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是面臨更多的是挑戰。正確和客觀地認識分子靶向治療的作用和地位,是臨床腫瘤醫生當前之要務。(一)分子靶向治療本身的問題如何尋找新的特異性分子靶點并建立有效分子靶向藥物篩選...[繼續閱讀]
惡性腫瘤采用中醫治療之前關鍵是對病因、病機、病性、病位以及其演變有一個正確評估,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如同張仲景所云:“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繼續閱讀]
(一)審證求因腫瘤患者首先要弄清陰陽、表里、寒熱及虛實的屬性,然后根據腫瘤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氣血、臟腑、經絡的失調表現,加以綜合分析,作出證型的辨證,每個腫瘤患者的病理機制是不同的,在疾病的各階段中其失調和病理...[繼續閱讀]
(一)調整陰陽從根本上說,疾病的發生,是機體的陰陽失衡,即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狀態。調整陰陽,就是要“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要根據陰陽的偏盛偏衰,通過不同的補損,恢復其相對的平衡狀態。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