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 列表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共有 303 個詞條內容

細菌

    細菌性疾病的診斷,除個別因有特殊臨床癥狀不需細菌學診斷外,一般均須進行細菌學診斷以明確病因。然而自標本中分離到細菌并不一定意味著該菌為疾病的病原,因此應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獲得的細菌種類進行綜合分析。分離到...[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螺旋體

    螺旋體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動物體內,種類很多,螺旋體是一類細長、柔軟、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單細胞型微生物。對人有致病性的有三個屬。疏螺旋體屬:有26個種,其中對人致病的有回歸熱螺旋體及奮森氏螺旋體,前者引起回歸...[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是侵犯皮膚以外的組織和器官病原性真菌和條件致病性真菌,可侵犯全身內臟,嚴重的可引起死亡。近年來因廣譜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大量應用,真菌感染有所增多。臨床上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病、嚴重營養不良、...[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寄生蟲

    寄生蟲病診斷,目前應用的主要是病原學和免疫學檢測方法。近年來新發展的分子生物學診斷即基因或核酸診斷技術,以其高度敏感特異、能早期診斷確定現癥感染等優點,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診斷途徑,因而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一、病原...[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第五節 超聲波

    自1972年灰階超聲問世以來,超聲作為現代醫學影像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已在臨床廣泛應用。80年代和90年代,超聲探頭技術有了重大改進和發展,雙功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相繼出現,腔內探頭的成功研制和應用,不僅顯著提高了超聲成像的...[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第六節 放射影像學

    近年來,由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醫學影像學有了舉世矚目的進展,無論是常規X線學影像還是CT以及MRI技術及放射的診斷及其他技術,都有了長足進步。所提供的圖像越來越清晰,對疾病的診斷價值不斷提高。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第七節 內鏡技術

    一、內窺鏡的發展史內窺鏡起源于200年前,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當時所用器械的主要特征為標志。1.硬式內鏡階段(1806~1932) 硬式內鏡由德國人PhilippBozzini首創,由一花瓶狀光源、蠟燭和一系列鏡片組成,主要用于膀...[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緒論

    循證醫學思想最初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1979年英國著名的流行病學家ArchieCochrane首先提出各專業應將所有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收集起來進行系統評價,并隨著新試驗的出現隨時更新,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這一觀點得到世界醫學界的強烈...[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循證實踐

    一、循證實踐的五個步驟循證醫學實踐就是結合臨床經驗與最好證據對患者進行處理的過程,包括提出問題、檢索證據、評價證據、結合臨床經驗與最好證據對患者作出處理和效果評價五個步驟(也有學者將其稱為循證醫學實踐方法的...[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系統評價

    一、系統評價概述1.系統評價(sytematicreview,SR) Cochrane系統評價是1979年由英國著名流行病學家ArchieCochrane(已故)首先提出,其基本過程是以某一具體臨床問題(如疾病的治療、診斷)為基礎,系統、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繼續閱讀]

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