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臨床心電圖學及 > 列表
臨床心電圖學及 共有 551 個詞條內容

四、從加壓單極肢導聯中QRS波的波型確定心電軸

    根據額平面六軸系統用坐標方法繪出心電軸的原則,同樣可根據aVR、aVL、aVF導聯中QRS波的波型總結出心電軸變化的規律,用目測法即可確定其額平面的心電軸(圖6-7,圖6-8)。1.心電軸正常QRSaVR、aVF主要波的波向分別為倒置及直立的,為正常...[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五、心電軸偏移的臨床意義

    正常心臟位置的改變可以引起心電軸的改變,如橫位可偏左,垂位可偏右。但心臟在胸腔內的解剖位置與心電改變的位置并不完全一致。在病理的情況下,如心室肥大、心肌萎縮、心肌梗死或心室傳導阻滯等,皆可引起心電軸的改變。電...[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總結

    1.額面上QRS平均電軸的測定方法,可用任何兩個肢導聯中的R及S(或Q)波幅值的代數和,自各導聯軸上的該點作出垂線,自兩線交點至中心點的連線,即為平均電軸的方向??梢耘cⅠ導聯軸所構成的角度表示之。2.正常心電軸在0°~+90°之間...[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一、依前后軸轉位

    心臟依前后軸等綜合向量變化的轉位,反映在額面上的變化,可以將正常的心電位分為垂位、半垂位、橫位、半橫位、中間位及不定位六種。這些變化主要是根據其右心室及左心室表面的電壓波形,反映在aVL及aVF的不同而確定的(見圖...[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二、依縱軸轉位

    根據心臟沿縱軸(長軸)的轉動,自心尖視之,可有順鐘向轉位及逆鐘向轉位,波形改變表現在橫面的胸導聯上,主要為觀察V3導聯中波形的改變。1.順鐘向轉位(clockwise,CW)左右心室過渡區波型(RS型)左移,右心室表面的波型rS,因順鐘向轉位表現...[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三、依橫軸轉位

    心臟依橫軸可有向前或向后轉位。1.向前轉位心尖向前,胸導聯中右心室表面的波形表現在aVL導聯上,左心室表面的波形表現在aVF導聯上,aVR表現為右心室腔的電壓改變。QRS開始向量在-60°~-120°之間,產生aVL及aVR的r波及aVF的q波,以后向量...[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四、心電位的臨床意義

    1.心電位與心臟解剖位置的改變有關,但兩者并非完全一致,特別是將額面心電向量環在肢導聯軸上的投影,與橫面心電向量環在胸導聯軸上的投影相比,臨床應用價值有限,但在用以解釋心電圖波型產生及改變的原因,尤以對aVL、aVF及V2、...[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總結

    1.心臟可依其前后軸向左向右轉位,反映在額面上可有:垂位心QRSaVF類似QRSV5,QRSaVL類似QRSV1。半垂位aVF類似V5,aVL雙相;橫位心aVL類似V5,aVF類似V1;半橫位aVL類似V5,aVF雙相;中間位aVL及aVF均類似V5;不定位無上述的改變關系。2.心臟依縱軸轉位...[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一、常規各導聯心電圖的正常波形

    Ⅰ導聯正常P及T波均直立(向上),QRS波的主要波向上(即有一個高的R波)。如主要波向下(即有一個深的S波),則為心電軸偏右。Ⅱ導聯P及QRS波的主要波以及T波一般均向上。表8-1各導聯中正常心電圖波形改變的范圍導聯PQRSTSTⅠ直立小q(...[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二、正常右胸導聯的心電圖波形

    右胸導聯心電圖,一般采用單極右胸導聯V3R、V4R、V5R、V6R及V7R等導聯的檢查。在右心室肥大、右心室梗死及一些先天性心臟病如右位心等,均應檢查右胸導聯的心電圖,以了解其異常改變。正常右胸各導聯心電圖的波形均較低小。Ande...[繼續閱讀]

臨床心電圖學及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