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齡老年心臟血管功能減弱,末梢循環功能衰退。2.壓力即短時間強壓力,長時間弱壓力都有組織損傷作用。3.剪切力會切斷局部血液供應,引發深部壞死。4.摩擦力如拖拉動作、床單皺褶或渣屑等,與皮膚潮濕程度有關。5.潮濕常見的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年齡老年心臟血管功能減弱,末梢循環功能衰退。2.壓力即短時間強壓力,長時間弱壓力都有組織損傷作用。3.剪切力會切斷局部血液供應,引發深部壞死。4.摩擦力如拖拉動作、床單皺褶或渣屑等,與皮膚潮濕程度有關。5.潮濕常見的有...[繼續閱讀]
(一)臨床表現1.壓瘡表現為組織破損和壞死,經久難愈,易并發多種疾病,如骨髓炎、菌血癥和蜂窩織炎、心內膜炎、腦膜炎、膿毒關節炎、竇道或膿腫形成、異位骨化、瘺管形成、假性動脈瘤及鱗狀細胞癌等,嚴重影響健康與功能,甚至...[繼續閱讀]
1.全身綜合性治療消除風險因素,改善營養狀況,糾正貧血或低蛋白血癥;改善心、肺、腎功能;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糖尿病;控制感染,選用敏感抗生素;解除肌肉痙攣,選用中樞性的或直接的肌肉松弛藥;不用或慎用激素、鎮靜劑等藥物,不...[繼續閱讀]
1.減壓措施保持平衡姿勢,不當體位可導致關節過度扭曲,造成骨突起處更突出于體表;定時變換體位,是簡單有效的壓力解除法;應用支撐性工具,如坐墊、床墊及支具,以及翻身床、氣墊床或砂床等。使用后需不斷評估與再評估,及時發現...[繼續閱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由某種因素造成的腦動脈一過性或短暫性供血障礙,導致相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或視網膜功能障礙。癥狀持續時間為數分鐘或數小時,24h內完全恢復,可反復發作,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繼續閱讀]
1.微栓塞主要病因栓子的來源主要包括:頸內動脈不穩定粥樣硬化斑塊血栓形成后的栓子脫落;心源性栓子。常見心臟疾患:心瓣膜病,心律失常如心房纖顫,心肌梗死,心肌炎或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臟內腫瘤如黏液瘤等發生的瘤栓,心力衰竭...[繼續閱讀]
本病多在50~70歲發病,男多于女。發作突然,持續時間短暫,常為數分鐘至數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24h?;謴秃蟛涣羯窠浌δ苋笔?常反復發作。多伴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神經功...[繼續閱讀]
多數TIA患者就診時臨床癥狀已經消失,故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診斷要點:①為短暫的、可逆的、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反復發作,少者1~2次,多至數十次。多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也可以是腦梗死的前驅癥狀。②可表現為頸內動脈系統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