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普外亞??萍膊?/a> > 列表
普外亞??萍膊? 共有 506 個詞條內容

第三節 感染性休克

    嚴重感染特別是革蘭陰性菌感染??梢鸶腥拘孕菘?septic shock),是外科多見和治療較困難的一類休克。感染性休克亦稱膿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所引起的膿毒病綜合征伴休克。本病可繼發于以釋放內毒素的革蘭陰性...[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一、建立靜脈通道

    對于休克搶救時建立可靠有效的靜脈通路是休克治療的基本技術,對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術均要全面掌握,以適應特殊條件下病人的治療需要。(一)外周靜脈穿刺在緊急情況下,操作者應選擇一條粗大的易穿刺的靜脈,如頭靜脈...[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二、血流動力學監測

    常用Swan-Ganz熱稀釋球囊漂浮導管。這類導管頂端有1個可充氣的氣囊。充氣后,能順血流攜帶導管通過右心進入肺動脈。根據不同臨床需要,可選用2~5腔導管。通常使用較多的是4腔導管。其中第1個管腔開口于遠端,用于監測肺動脈壓和...[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一、靜脈穿刺置管并發癥處理及預防

    深靜脈穿刺置管已廣泛應用于外科急危重的搶救、中心靜脈壓監測、麻醉、血液透析、外科手術后靜脈高營養用淺靜脈穿刺輸液困難等。它以安全、簡單、痛苦少、置管時間長、用途廣泛等優點,基本替代了傳統靜脈切開置管術。但...[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二、動脈穿刺置管并發癥處理及預防

    為了能準確地監測可能發生嚴重低血壓及預期急驟變化病人的血流動力學狀態,需要動脈血壓動態監測,在危重創傷病人的搶救時可及時得到干預。動脈血壓監測適應證:嚴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經靜脈快速輸血后境況未見改善,需經動脈...[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參考文獻

    [1]吳孟超,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中華醫學會.臨床技術操作規則[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3]任培土,阮新賢,魯葆春,等.深靜脈穿刺置管后嚴重并發癥的原因[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6,15(9):856-858.[4...[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第一節 輸血的適應證、途徑、速度和注意事項

    (一)適應證1.急性大量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是輸血的主要適應證,特別是手術和嚴重創傷或其他各種原因導致的低血容量休克,主要是補充血容量。補充的血量、血制品種類應根據失血的多少、速度和病人的臨床表現而決定。如一次失血...[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一、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

    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是輸血反應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早期并發癥,發生率為2%~10%,多發生于輸血后15min至2h內?!驹颉?1)致熱原 一般指可以引起發熱反應的各種微量物質,包括細菌性致熱原。...[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二、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發生率為1%~3%,特點是輸入幾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發生。表現為局限性或全身性皮膚瘙癢或蕁麻疹。嚴重者可出現支氣管痙攣、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為咳嗽、喘鳴、呼吸困難和腹痛、腹瀉、面色潮紅,甚至過敏性休克...[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三、溶血反應

    溶血反應是最嚴重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但后果嚴重,死亡率高達30%~40%。臨床表現與所輸的不合血型種類、輸血速度和數量以及所發生溶血的程度有關,有較大差異?!驹颉?1)主要是因為誤輸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是由補體介導...[繼續閱讀]

普外亞??萍膊?/span>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