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癌癥相比,宮頸癌是一個病因明確、發病模式清楚、可以預防的疾病,持續高危HPV 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 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 以上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 感染。目前已知HPV 有200 多種...[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和其他癌癥相比,宮頸癌是一個病因明確、發病模式清楚、可以預防的疾病,持續高危HPV 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 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 以上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 感染。目前已知HPV 有200 多種...[繼續閱讀]
(1)宮頸上皮內瘤變(2)鱗狀細胞癌·原位鱗狀細胞癌·微小浸潤性鱗狀細胞癌·浸潤性鱗狀細胞癌·疣狀癌·濕疣性癌·乳頭狀癌·淋巴上皮樣癌(3)腺癌·原位腺癌·浸潤性腺癌·黏液腺癌·子宮內膜樣腺癌·透明細胞腺癌·未分化儲備細胞癌...[繼續閱讀]
·宮頸上皮內瘤變·原位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角化·非角化·疣狀·原位腺癌·原位腺癌,宮頸內膜型·子宮內膜樣腺癌·透明細胞腺癌·腺鱗癌·腺囊癌·小細胞癌·未分化癌...[繼續閱讀]
主要為直接蔓延及淋巴轉移,血行轉移極少見。(1)直接蔓延 最常見,癌組織局部浸潤,向鄰近器官及組織擴散。常向下累及陰道壁,極少向上累及宮頸管及宮腔;癌灶向兩側擴散可累及主韌帶及宮頸旁、陰道旁組織直至骨盆壁;癌灶壓迫或...[繼續閱讀]
目前臨床采用的是FIGO 臨床分期法。通常在治療前由兩名高年資的醫生檢查,結合必要的影像學資料來決定,治療后不再更改。新的宮頸癌分期(FIGO,2009 年):Ⅰ期:病變局限于子宮(但僅考慮宮頸病變,侵犯宮體不予考慮)。Ⅰa 期:僅在顯微...[繼續閱讀]
(1)陰道出血 早期多為接觸性出血;晚期為不規則陰道出血。出血量根據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而不同,若侵蝕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老年患者常為絕經后不規則陰道流血。一般外生型...[繼續閱讀]
高級別CIN 及微小浸潤癌可無明顯病灶,宮頸光滑或僅為柱狀上皮異位。隨病情發展可出現不同體征。外生型宮頸可見息肉狀、菜花狀贅生物,常伴感染,質脆易出血;內生型表現為宮頸肥大、質硬、宮頸管膨大;晚期癌組織壞死脫落,形成...[繼續閱讀]
目前推行的宮頸癌篩查和診斷的方法是“細胞學- 陰道鏡- 組織學”為主要內容的三階梯診斷法,其意義是:(1)以宮頸細胞學檢查或細胞學結合HPV DNA 檢測作為初篩。(2)可疑或陽性者作陰道鏡檢查。(3)鏡下定位進行活體組織病理診斷。在...[繼續閱讀]
正如前述,傳統“細胞學- 陰道鏡- 組織學”三階梯診斷法能夠滿足60.7% ~ 77.8%宮頸病變的診斷需求,換言之,20% ~ 40% 的病例面臨漏診的風險,如何彌補和減少三階梯診斷法的缺陷?吳緒峰教授根據她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用于宮頸疾病診...[繼續閱讀]
唐軍教授在《婦科疾病的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一書中對其有非常好的描述,摘錄如下,和大家分享。宮頸癌超聲特點:(1)CIN 和早期宮頸癌聲像圖上無明顯結構變化 超聲在宮頸原位癌及早浸癌時無診斷特征,是靠宮頸細胞學、陰道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