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類在生產活動中發明和應用機械的歷史。機械的歷史大體上是沿工具→復雜工具→簡單機械→機器→自動化機器體系的方向發展的。在漫長的古代,人類主要使用各種手工工具進行生產活動。按制造工具的材料分為石器時代、青...[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指人類在生產活動中發明和應用機械的歷史。機械的歷史大體上是沿工具→復雜工具→簡單機械→機器→自動化機器體系的方向發展的。在漫長的古代,人類主要使用各種手工工具進行生產活動。按制造工具的材料分為石器時代、青...[繼續閱讀]
化工技術源遠流長。中國古代的釀酒、制陶等都可以看作是化工技術的萌芽。但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生產技術,化工技術的真正形成,則是18世紀產業革命以后的事。從18世紀產業革命至今,化工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6個時期:(1)無機化工...[繼續閱讀]
人類開發、利用動力技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古代動力技術的發展表現為人們尋找自身體力以外的其他自然力,如風力、水力、畜力來彌補或代替人的體力。近代動力技術的發展以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起點。蒸汽機的發明、改進...[繼續閱讀]
建筑技術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就其本身而言,主要是圍繞著材料、施工和理論這三方面的演變不斷發展的。自人類出現以來,為了滿足住與行以及生產活動的需要,就開始了構木為巢、掘土為穴的原始操作,這是人類最...[繼續閱讀]
交通技術歷來就是人際交往、信息交流和物品運輸的重要手段。廣義的交通包括實物運輸及通訊,狹義的交通僅指前者,即將人或物在一定時間內改變其空間位置。交通常與“運輸”一詞在同一意義下使用,而且這種空間位置的改變是...[繼續閱讀]
通訊指消息的傳遞,通訊技術即傳遞消息的方法與手段。大體可分為郵政、電通訊(有線及無線)、音響通訊及光通訊4大類。古代的通訊,主要有光通訊及驛站,中國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為傳遞邊防情報而設立的烽火臺屬于光通訊,歐洲中...[繼續閱讀]
軍事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技術門類,包括武器、戰術及與軍事有關的輔助技術(如通訊、戰車及艦船的制造等),其中武器是軍事技術的核心,武器的變革會引起戰術的很大變化。在古代,武器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冷兵器時代及黑火藥時...[繼續閱讀]
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式E=mc2向人們提示了應用原子核內部所蘊藏的巨大能量的可能性。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O.Hahn,1879~1968)和施特拉斯曼(F.Strassmann,1902~)發現了鈾原子核的裂變現象。從此以后人類便以神奇的速度打開了原子...[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