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 列表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共有 142 個詞條內容

六、關于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七、關于周天、清靜及其他

    醫經中取材于道經之處甚多,無論詞句、思想、觀點,要皆悉備,本書自不可能一一概全?,F再舉數例,以見一斑。讀者如有興趣,可取道經與醫經比觀,相信不需要太多的想象與論證,自可得出與筆者一致的結論,即醫道相通。譬如“周天”...[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第一節 神秘的內丹術不神秘

    內丹術是道家養生修煉的法術,其核心內容和要點,就是現代流行的周天功。內丹,與外丹相對而言,是借用了外丹術的術語,以比喻內煉過程一些抽象的道理,所以如果不是十分了解煉外丹的過程,反而感到神秘莫測。外丹術是道教初創時...[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第二節 內丹術的科學性與現實意義

    周天功是內丹術的核心功法?,F代實驗研究證明,練周天功后的生理指標有明顯的變化。北戴河氣功療養院觀察到,練功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多導腦血流量和呼吸頻率無統計學的差別,練周天功兩個月后,與對照組相比,在氣功態時呼吸頻...[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第三節 內丹三要素與修煉過程

    所謂“內丹三要”是爐鼎、藥物、火候。乾首為鼎、坤腹為爐,實際上就是上丹田泥丸,即兩眉間印堂穴之后的腦中;中丹田絳宮,即兩乳間膻中穴之內;下丹田氣海,即臍下一寸半氣海穴內方圓四寸。有下丹田煉精化氣,中丹田煉氣化神...[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一、小周天

    行、住、坐、臥,姿勢不拘,需全身放松,五官內斂,調息自如,鼻吸鼻呼,舌抵上腭,吸氣意想從鼻根入兩目,向下會合于舌尖,經喉、氣管、直達小腹氣海,小腹隨即鼓起;稍停片刻,緩緩呼氣,隨即提肛收腹,想象氣過會陰連通“三關”(尾閭、...[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二、大周天

    多取三圓式站樁,仰臥亦可,四肢應分開,全身充分放松,呼吸要“調柔入細,引短令長”,全神貫注。先口呼,以意領氣下沉丹田,小腹放松,內氣經會陰分行兩大腿內側達足心涌泉;鼻吸則足趾抓地,提氣順兩腿而上會于肛門,提肛則氣升于督...[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三、卯酉周天

    卯酉周天從概念上來說屬大周天,秦氏卯酉周天法是與子午周天恰成東西南北的立體空間。在臟腑,卯屬肝木,酉屬肺金,脾土居中,為氣機升降之樞,如此則五臟都得到了鍛煉。練法要求基本同上述,只是路線不同。自下丹田運氣向左沿左...[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四、《雜病源流犀燭》中的周天功

    (一)南旋式這是先從任脈下手練小周天和大周天功,因面向南方,腹在南,故曰南旋式。先守“歸元”,稱“歸元訣竅”,即意守臍部,所謂“六根皆歸于元”。臍帶為父母生人受氣之初,屬脾土,故曰“歸元”;六根為佛家術語,即眼、耳、鼻...[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五、《勿藥元詮》中的小周天

    清代汪昂著《醫方集解》,書后附《勿藥元詮》,輯錄了許多道家功法。其“小周天”功法是面向東方,盤坐或平坐,但陰囊不可著物。右掌在左掌上,拇指掐無名指,余三指伸開,稱為“三昧印”,按于臍下。先輕輕叩齒三十六次,以集神,“...[繼續閱讀]

道家文化與中醫學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