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旦生病,則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其局部障礙而甚,往往影響于全面之抗力”。所謂抗力就是人體之正氣,正氣之強弱又與體質強弱相一致。疾病發生之后,人體可能表現出諸多的癥狀,“須知證候為疾病之表現,而非...[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旦生病,則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其局部障礙而甚,往往影響于全面之抗力”。所謂抗力就是人體之正氣,正氣之強弱又與體質強弱相一致。疾病發生之后,人體可能表現出諸多的癥狀,“須知證候為疾病之表現,而非...[繼續閱讀]
祝味菊認為:“中醫治療,向重正氣。凡疾病之得失輕重,皆視正氣之有無強弱為轉移。但正氣二字,在人體究為何物,竟有此種左右疾病之能?從近世科學中揣摩揣測,吾以為中醫之所謂正氣,即西醫之所謂自然療能是也?!睆闹嗅t正氣方面...[繼續閱讀]
在發病學上,祝味菊認為人之所以生病,乃是因緣和合。因為“一切時感為病,大都正邪相爭之局,邪機萬端,本體惟一,菌類雖多,然接受侵害者,終不能舍此塊然肉體而他求也。醫者審察其反應之強弱,而予匡救之法,以一本攝萬殊,此執簡馭...[繼續閱讀]
清代中期以來,由于溫病之流行,出現了葉天士等溫病醫家,倡導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同時擅用寒涼藥物,采用清氣、清營、涼血、清上、清中、清下等方法,對溫病的治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而這些溫病醫家所著的書遂被時醫奉為經...[繼續閱讀]
祝味菊崇尚扶陽、慎用寒涼,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基于他對人體體質的分析。他說:“吾非不用寒涼也,特以今人體質澆薄,宜溫者多,可清者少?!彼J識到今人體質薄弱宜溫者多,而可清者少,這是他從幾十年臨床觀察中得到的真知灼...[繼續閱讀]
祝味菊崇尚陽氣,除了臨床上的觀察與反思,其根本還是源于對中醫經典理論的認識,他積極大量引用中醫經典理論來充分闡述這個問題?!秲冉洝吩?“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素問·生氣通天論》)可謂是中醫崇陽...[繼續閱讀]
祝味菊認為,在人體形體與功用之間,其功能陽用占居主導地位。他在《傷寒質難》中說道:“陰為物質,陽為勢力。一切生機,攸賴在陽;一切生物,無陽即死?!督洝吩?陽生陰長。言無陽則不生,無陰則不長也。陽機固然不能離去物質而...[繼續閱讀]
祝味菊認為:“吾人仆仆終日,萬事勞其形,百憂感其心,有動必有耗,所耗者陽也。物質易補,元陽難復?!彼岢觥瓣柍2蛔?陰常有余”的論點,并指出“陰不可盛,陽不患多”,因“物質以適用為標準,太過不及,皆足以為病,故陰以平為度...[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