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品。作者佚名。故事寫陳州大旱三年,五谷不收。朝廷派劉得中、楊金吾前往救災,掌管開倉賑饑事項。劉、楊二人提高米價,米里摻土糠,小斗量米,大秤收銀,尅扣百姓,中飽私囊。災民張古與他們論理,被他們...[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元代雜劇作品。作者佚名。故事寫陳州大旱三年,五谷不收。朝廷派劉得中、楊金吾前往救災,掌管開倉賑饑事項。劉、楊二人提高米價,米里摻土糠,小斗量米,大秤收銀,尅扣百姓,中飽私囊。災民張古與他們論理,被他們...[繼續閱讀]
清代學者、文學家、書法家。字慎伯,號倦翁,又自署白門倦游閣外史、小倦游閣外史。安徽涇縣人。涇縣于東漢時曾分置安吳,包氏舊居接近其地,所以學者稱安吳先生。自幼家貧,勤苦學習,工詞章,有經濟大略,喜談兵。嘉慶十...[繼續閱讀]
現代仫佬族詩人。廣西羅城人。幼年家貧,只讀過一年私塾,兩年半小學和半年初中。1949年廣西解放后,曾任小學校長、縣報記者、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副主席等職,現為專業作家?! ∝锢凶迦嗣褡怨庞邢渤礁璧牧曀?,包...[繼續閱讀]
蒙古族歷史文學作品。寫于1841年。作者是噶爾丹(1796~1880?),喀爾喀土謝圖汗部鎮國公巴拉達日道日吉旗(現蒙古人民共和國南戈壁盟)人。歷任旗衙門、盟長筆帖式,旗扎薩克協理等職。世稱額爾德尼濟農、尼克塔蔑兒干、額日賀薛...[繼續閱讀]
保安族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大河家地方,約9000余人(1982)。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通用漢文。對保安族族源,史學界意見分歧,一般認為元明時期,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同周圍的回、...[繼續閱讀]
現代散文的一個品種,即文藝性的通訊報告,屬于文學與新聞的邊緣性體裁。它以記事為主,不同于側重議論的雜文,也有別于側重抒情的美文。報告文學雖不絕對排斥藝術虛構,卻要求作品中占主體的人與事必須真實。這種體裁...[繼續閱讀]
東晉道家理論著作。晉葛洪撰。葛洪(284~364),字稚川,兩晉時學者、文學家。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曾為司徒王導主簿,又被徵為散騎常侍、大著作,不就。后赴廣州,在羅浮山煉丹?! 侗阕印方翊?內篇"20篇。論述神...[繼續閱讀]
南朝宋女詩人。生卒年不詳。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人。鮑照之妹。鐘嶸《詩品》說她是南齊人,但從鮑照的《請假啟》中講到僅有的一個妹妹死去等語看來,她似乎在宋孝武帝時就已去世?! 妿V《詩品》載,鮑照有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