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公元元年,外戚王莽逐漸獨攬大權。公元五年十二月,王莽毒死平帝,代天子臨朝攝政,稱為“攝皇帝”。第二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宣帝玄孫)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王莽公元元年,外戚王莽逐漸獨攬大權。公元五年十二月,王莽毒死平帝,代天子臨朝攝政,稱為“攝皇帝”。第二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宣帝玄孫)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繼續閱讀]
王莽失敗的經濟改革造成全國上下經濟一片混亂,普通百姓生存問題面臨嚴重威脅。于是,各地農民紛紛起事,以求生存。在公元元年,先有臨淮人瓜田儀在會稽長洲(在江蘇吳縣)起事,又有瑯邪人呂母聚集百余人起義。當時,荊州一帶發生...[繼續閱讀]
公元25年夏,劉秀稱帝,建元為建武,論功封賞群臣。不久,以洛陽為都城,建立了東漢政權。劉秀,西漢末年人,河南南陽著名的大豪族。22年,他和哥哥劉□懷著重建劉家天下的目的,在舂陵起兵反對王莽。為利用農民軍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繼續閱讀]
班超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西域各國抵制匈奴。在此后的幾年間,班超以自己的政治謀略、勇敢與智慧,使疏勒、鄯善、于闐歸附。建初五年(80年),班超上書漢章帝,報告西域形勢,認為只要擊敗龜茲,西域可服。...[繼續閱讀]
東漢后期的七八十年間,朝政腐敗,社會動蕩不安。巨鹿郡(今河北寧晉西南)人張角正醞釀著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張角是太平道的教主,利用“符水”給人治病,招收了很多弟子,派他們到各地去傳教,十幾年間,徒眾發展到30多萬人。為...[繼續閱讀]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率軍與比自己強大得多的袁紹大軍在官渡作戰,并擊敗袁紹,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公元199年,袁軍進駐黎陽。公元200年正月,曹操為免腹背受敵,先東進徐州,擊潰與袁紹聯系的劉備。爾后又進占官渡,筑壘...[繼續閱讀]
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直取荊州,意圖消滅劉備。劉備派諸葛亮過江聯合東吳共抗曹軍。孫權接受建議聯劉抗曹,赤壁之戰爆發了。曹操大軍雖然人多,但遠來疲憊,士兵又不習水性,因而不敵孫劉聯軍。曹操把軍隊移到烏林,與對方隔江...[繼續閱讀]
曹操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兒子曹丕繼承王位,逼漢獻帝禪讓,改國號魏,定都洛陽。曹丕又設秘書省為中書省,置監令,主管通達百官奏事,起草詔令,以此分掉尚書部分權力,改變東漢后期尚書職權過重的現象。稍后又頒詔禁絕后族輔政...[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