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1∶50萬布格重力異常圖和航磁異常圖上,研究區處于北西西走向重力低值帶的中心部位,最低值為-140×10-5m/s,并處在北西西向與北北東向重力異常梯級帶交匯部位,剩余重力異常呈等軸狀,與磁值200γ以上的等軸狀航磁異常同心套...[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在河南省1∶50萬布格重力異常圖和航磁異常圖上,研究區處于北西西走向重力低值帶的中心部位,最低值為-140×10-5m/s,并處在北西西向與北北東向重力異常梯級帶交匯部位,剩余重力異常呈等軸狀,與磁值200γ以上的等軸狀航磁異常同心套...[繼續閱讀]
圖2-38為研究區1∶5萬水系沉積物分形迭代異常圖,可以看出:V、Mo、W異常位置套合,并依次呈濃度分帶,與重、磁梯度模異常吻合;其他元素異常以北西向、北東向正交的異常帶展布,空間位置與斷裂帶重合。圖2-38 欒川赤土店地區1∶5萬...[繼續閱讀]
區內已知礦化為斑巖成礦系列鉬鎢、鉛鋅銀,自北西向南東已知有榆子溝鉬礦點、扎子溝鉛鋅礦點、東魚庫鉬鎢礦產地、銀洞溝鉛鋅礦產地和赤土店西溝鉛鋅銀礦產地,以下分析東魚庫鉬鎢礦產地地質特征。1.礦區地質概況礦區位于欒...[繼續閱讀]
(一)綜合信息礦床模型對比欒川赤土店地區與木桐溝一帶隱伏斑巖-矽卡巖型鉬鎢礦產地質特征,赤土店地區巖漿活動期次多,成礦強度大;具體表現是圍巖蝕變強度(溫度)高,在巖體附近或遠離巖體的斷裂中出現了脈狀鉛鋅、鉛鋅銀礦體...[繼續閱讀]
1.國外礦產勘查回顧20世紀西方礦產勘查分為3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是1900—1940年的找礦人階段,以直接觀察為主;第二階段為1940—1965年,引入間接觀察的方法,特別是采用地球物理方法進行區域勘查,其間發現了大量的礦床;第三階段為...[繼續閱讀]
地球物理勘探以各種巖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基礎,基于物理學的原理、方法和觀測技術,分析、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物探方法一般劃分為磁法、重力法、電法(含電磁法)、彈性...[繼續閱讀]
地球化學勘探以地球化學理論為基礎,通過系統地研究地球巖石圈、水圈、氣圈、生物圈中各種化學元素的分布、分配及其含量變化,來了解地質情況,指導找礦。具體方法中,地球化學勘查需要系統地測量天然物質中的地球化學性質...[繼續閱讀]
1.地質概況馬渠溝靶區處于拐峪向斜的南翼,自南向北、由老到新出露中元古界薊縣系官道口群巡檢司組(Pt2x)、杜關組(Pt2d)、馮家灣組(Pt2f)、白術溝組(Pt2b)和寒武系韓村組—下樓村組(∈1-2h—∈1-2xl)(圖3-13)。組成地層的巖石以白云巖為...[繼續閱讀]
1.地質概況石門溝靶區與馬渠溝口靶區同處在拐峪向斜的南翼(見圖3-13),并處在兩條向北緩傾的近東西走向逆沖斷裂之間。出露地層自南向北為官道口群巡檢司組(Pt2x)、杜關組(Pt2d)、馮家灣組(Pt2f)和白術溝組(Pt2b)。南部地層主要由白...[繼續閱讀]
地球化學勘查分為區域化探(≤1∶10萬)、地球化學普查(1∶2.5萬~1∶5萬)和地球化學詳查(≥1∶1萬)。地球化學普查測定元素的選擇以區域化探中有異常反映的元素以及已知礦化元素和少數有意義的伴生元素為依據。地球化學詳查擬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