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雞對房舍要求不高,除了育雛舍要增加投入,注意隔熱性能外,其他階段搭建簡易棚舍即可。育雛結束后的雞均可以放養,在放養場地四周要設置圍網,防止雞只丟失。1.育雛舍設計 育雛舍是任何形式的養雞生產所必不可少的,供從...[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生態養雞對房舍要求不高,除了育雛舍要增加投入,注意隔熱性能外,其他階段搭建簡易棚舍即可。育雛結束后的雞均可以放養,在放養場地四周要設置圍網,防止雞只丟失。1.育雛舍設計 育雛舍是任何形式的養雞生產所必不可少的,供從...[繼續閱讀]
1.提高雛雞成活率 成活率是衡量育雛效果的最主要指標。一般要求6周齡雛雞的成活率不低于97%,在實際生產中還有不少養殖場(戶)的育雛成活率要高于這個標準。2.提高免疫接種效果 育雛階段是免疫接種最頻繁的時期,6周齡內至少...[繼續閱讀]
育雛期是養雞生產中比較難養的階段,了解和掌握雛雞的生理特點,對于采用科學的育雛方法、提高育雛效果極其重要。雛雞的生理特點主要表現如下:1.體溫調節能力差 雛雞個體小,自身產熱少,皮膚薄、絨毛短,保溫性能差;采食量小...[繼續閱讀]
雛雞由于生理調節機能發育不完善,加上個體小,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適應能力差,若環境條件稍有不適,就會引起應激反應,嚴重的會造成發病甚至死亡。因此,育雛的關鍵就是為雛雞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給予豐富的營養和精心的管理...[繼續閱讀]
育雛時間主要是考慮雞群的主要生產期與室外活動適宜時期的一致性。中原地區雞群在室外放養的理想時間在每年的4~10月,這個期間放養場地內野生的飼料資源(如野草、草籽、昆蟲等)比較豐富,環境溫度適合雞群在野外活動。11月...[繼續閱讀]
1.蛋用雞育雛數量的確定 育雛數量要根據雞舍容量和放養區的面積而定,考慮從育雛到開產期間雞群的成活率和淘汰率,雛雞的飼養數量要比預期飼養的產蛋雞群的數量多15%左右。如某個場地可以放養1000只產蛋雞,為這個雞群育雛時...[繼續閱讀]
育雛舍維修和消毒的目的是為了給雛雞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防治雞病的循環感染,提高雛雞成活率。1.育雛舍的清洗與維修 每批育雛結束后,首先拆除可移動的設備,清除舍內的灰塵、糞渣、羽毛、墊料等雜物。然后用高壓水龍頭或...[繼續閱讀]
1.飼料和墊料的準備 準備雛雞用全價配合飼料,蛋用雛雞和優質肉種雞的雛雞0~6周齡累積飼料消耗為每只900克左右。速生型優質肉雞6周內的飼料消耗量約為2000克。自己配飼料要注意原料無污染、不霉變。飼料形狀以小顆粒破碎料...[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