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柵的折射率調制函數可以近似為矩形調制模型,基頻為2π/Λ(Λ為柵格周期)的傅里葉級數為δn(z)=σ(z)1+micos(3-38)式中,σ(z)為切趾函數,反映調制后折射率慢變包絡的形狀及大小,與柵格位置無關。在同向耦合的FG中,耦合主要發生在纖芯...[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光柵的折射率調制函數可以近似為矩形調制模型,基頻為2π/Λ(Λ為柵格周期)的傅里葉級數為δn(z)=σ(z)1+micos(3-38)式中,σ(z)為切趾函數,反映調制后折射率慢變包絡的形狀及大小,與柵格位置無關。在同向耦合的FG中,耦合主要發生在纖芯...[繼續閱讀]
采用數值模擬方法無法實現嚴格意義上的連續積分,但利用離散傅氏變換法(DFTM)并做歸一化處理,則可實現NUULPFG頻譜特性的模擬分析。于是,有mk=Δn(n/N)L·exp[-i(2πk/N)n] 2Δn(n/N)L(3-50)Δn(z)=σ(z)1+mkexp[i(2πk/L)z](3-51)式中,z=(n/N)L;2πk/L是對應...[繼續閱讀]
為了驗證上述提出的FTTGD的有效性,我們設計了一種周期呈階梯分布的非均勻ULPG,其結構如圖3-7所示。其中,光柵平均周期為1.3mm,相鄰周期長度差為50μm,每5個周期為1組,共4組20個周期。圖3-7 周期呈階梯分布的ULPG結構實驗上,我們利用高...[繼續閱讀]
圖3-10為FG外場感測模型(FSMFG),有反射式和透射式之分[18]。FSMFG源于具有FG功能器件的光纖通信系統或光纖傳感系統的抽象,其單元器件包括光源(寬帶譜、調諧譜、脈沖、激光等)、連接器(耦合器、環型器等)、感測光柵(如FBG,LPG等)、探...[繼續閱讀]
根據上述FG外場感測模型,作者建立了FG關聯解調理論[18,19]。設FG長度為l,取其軸向為X軸,O為坐標系的原點,x0為傳感光柵距O點的近端,傳感區坐標系的選取如圖3-11所示。圖3-11 外場作用FG坐標圖假設外場M(x,t)在作用區域x→x+dx內對FG施加...[繼續閱讀]
目前,有關FG感測信號解調方法有多種類型,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分類,如從時間響應角度考慮,有動態與靜態(或準靜態)之分。作者根據信號關聯函數CS[Ψ(x,t)]的性質,對現有的FG感測信號解調方法進行新式分類,凝練成信號關聯解...[繼續閱讀]
[1]A. Yariv. Coupled-mode theory for guided-wave optics[J].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 1973, QE-9(9):919-933.[2]V. Mizrahi, J. E. Sipe. Optical properties of photosensitive fiber phrase gratings[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1993...[繼續閱讀]
FG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光纖技術的發展,使光纖由被動的傳輸介質轉變為主動控制的光子器件,使得在光纖上制備結構新穎、功能優異的光子器件成為可能。FG結構由折射率調制結構(柵格周期)和空間分布(波矢取向)所決定,根據實際需求...[繼續閱讀]
由第3章可知,CMT是分析FG模式耦合特性的有力工具,但它僅適用于在纖芯區域因微擾而形成的FG模式耦合分析。然而,對于纖芯之外區域的折射率調制,已有的CMT并不適用。為此,作者將圖4-1纖芯折射率調制成柵模型拓展為具有纖芯和包層...[繼續閱讀]
1)ICMT基本思想依據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科研方法,我們借鑒傳統耦合模理論處理問題的一些思路和分析方法,提出并初步構建了適用于NFG設計與分析的ICMT。ICMT基本思想如下:首先,根據SFG對空間折射率調制的要求,將纖芯折射率...[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