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芳園,舊址在今彭店鎮的韓老村、孟廟村一帶。明代天啟年間鄢陵人韓自重所辟,其子程愈、法愈、則愈等續建。韓自重,字威卿,號荊璞,萬歷年間貢生,性至孝,耕讀傳家,有子八人,女二人,其子一人進士,兩位舉人,兩位貢生,其一女為兵...[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尋芳園,舊址在今彭店鎮的韓老村、孟廟村一帶。明代天啟年間鄢陵人韓自重所辟,其子程愈、法愈、則愈等續建。韓自重,字威卿,號荊璞,萬歷年間貢生,性至孝,耕讀傳家,有子八人,女二人,其子一人進士,兩位舉人,兩位貢生,其一女為兵...[繼續閱讀]
學如圃,又稱鄭園,舊址在馬欄鎮北鄭莊一帶,面積五百余畝,由明代崇禎年間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鄢陵人鄭二陽開辟。鄭二陽,字敦次,號潛庵,明萬歷年間鄢陵著名的“一榜五進士”之一,官至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他為官清約,深得民心。清...[繼續閱讀]
甫園,舊址在今馬欄鎮梁老村南一帶,明代天啟年間鄢陵人梁克順修建,崇禎年間梁吟梁續建。梁克順,字子迪,號篆一,天資聰穎敏異,明萬歷己酉舉人,天啟年間任云南道御史,因觸犯宦官利益被削職返鄉閑居。在故居之南修建甫園,建“淡...[繼續閱讀]
伏村花園,又名伏村別業,清順治年間鄢陵人梁以道所建,舊址在今柏梁鎮姚家村一帶,面積約三百多畝。梁以道,名廷援,字以道,崇禎年間太學生,兵部尚書梁廷棟的族弟。為人有氣節,能詩善文,性情溫良,謙讓和順。入清后不愿做官,就隱...[繼續閱讀]
鄢陵縣園藝場位于柏梁鎮。據《鄢陵花卉志》記述:鄢陵縣園藝場原為柏梁公社園藝場,1960年秋,柏梁公社園藝場與園藝中學合并,更名為“地方國營鄢陵縣園藝場”。園藝場主要分花圃和果園兩部分,其中花圃160畝,果園270畝?;ㄆ砸陨?..[繼續閱讀]
姚家花園村位于柏梁鎮西7公里處,東鄰北宋漕河故道遺址,北接縣園藝場,是鄢陵久負盛名的花卉種植專業村。據史料記載:姚家花園,原為梁家“四松堂”花園,明末太學生梁廷援筑,舊址在姚家花園村。梁廷援去世后,花園由一姚姓花工...[繼續閱讀]
西許村隸屬張橋鎮,位于縣城南18公里處。該村土質優良,屬紅壤,適宜各種樹木生長,有200多年的果樹苗木培育歷史。1958年,姚家村花農遷居該村北開辦花園,不久即廢。1979年,西許村花農以毛桃作砧木嫁接紅梅、綠梅,當年成功,開始大面...[繼續閱讀]
烏桕、棠梨、香樟等古樹名木林立其間,呈現出勃勃生機;放眼望去,上千畝的桂花、木瓜、紫薇、玉蘭等苗木郁郁蔥蔥,花香沁人心脾;在林間鳥鳴蟬語,柴雞悠閑覓食,一下子讓人遠離了都市的喧囂……這里就是鄢陵縣現代名優花木科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