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自生論觀點的人認為生命可以從非生命物質直接產生出來,如腐肉可以生出蛆來,中國古代文獻《禮記》載有“腐草化為螢”就是這種觀念的體現。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LouisPastour,1822-1895)用實驗證明最簡單的生命也...[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持自生論觀點的人認為生命可以從非生命物質直接產生出來,如腐肉可以生出蛆來,中國古代文獻《禮記》載有“腐草化為螢”就是這種觀念的體現。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LouisPastour,1822-1895)用實驗證明最簡單的生命也...[繼續閱讀]
生命固有論認為生命是宇宙固有的,早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存在于宇宙中了。德國的李比希和赫爾姆霍茲等人提出生命永恒的假說,主張生命和物質一樣古老和永存,因此根本不存在生命的發生問題,而只存在生命胚種在宇宙空間的傳遞問...[繼續閱讀]
這種觀點認為生命是以一種超自然的、我們永遠不能理解不能模仿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大約從公元4、5世紀到15世紀這段時期,歷史學家稱之為中世紀,西方流行著基督教神學的創世說?;浇躺駥W按《圣經》來解釋人和地球上的生命...[繼續閱讀]
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Jean-BaptistedeLamarck,1744-1829)是最早堅定倡導進化論的學者,他在《動物學哲學》(1809年)一書中首次詳細地論述了他的學說。拉馬克注意到了動物類型的多樣性和系統性,認識到生物界有共性,他創立了“生物學”這個...[繼續閱讀]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Darwin,1809-1882)出生在英國施羅普郡的什魯斯伯里(Shrewsbury)。達爾文從小喜愛大自然,自然界的各個方面都吸引著他。早在青少年時代,達爾文就讀過他祖父寫的《動物規律學》一書,這是他最早接觸進化思想。達爾...[繼續閱讀]
現代進化論的基礎是進化綜合論(evolutionarysynthesis)或現代綜合論(modernsynthesis)。進化綜合論大約產生于1936-1947年間,這段時間遺傳學、系統分類學和古生物學共同貢獻的一種新的達爾文學說,這種學說使達爾文的進化論與遺傳學的事實...[繼續閱讀]
1953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從而闡明了遺傳學的分子基礎,使人們對于突變和遺傳變異的性質有了更深的理解。隨著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既豐富了達爾文主義的理論,有時也使它面臨著挑戰。分子遺傳...[繼續閱讀]
1968年日本遺傳學家木村資生(Kimura,M.)發表了論文《分子水平上的進化速率》,提出了中性學說。翌年,美國兩位科學家金(King,J.L.)和朱克斯(Jukes,T.H.)發表了《非達爾文主義進化》一文,支持木村的中性學說。于是,新的進化論學派——非...[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