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囿根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商后期“囿”形成。在商朝,“囿”多是借助于大自然的景色,讓自然環境中的草木鳥獸及獵取來的各種動物繁育成長,再加以人工挖池筑臺,掘沼養魚。囿既是供帝王階層狩獵的場所,也是供他們欣賞...[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2.2.1囿根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商后期“囿”形成。在商朝,“囿”多是借助于大自然的景色,讓自然環境中的草木鳥獸及獵取來的各種動物繁育成長,再加以人工挖池筑臺,掘沼養魚。囿既是供帝王階層狩獵的場所,也是供他們欣賞...[繼續閱讀]
2.3.1商代的園林據《史記》載:公元前11世紀商紂王始筑沙丘苑臺,放養蜚鳥野獸,設酒池肉林淫樂其中。沙丘苑臺是中國園林的最初形式,可謂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家園林。其中“置野獸蜚鳥”,沙丘苑臺不僅是圈養、栽培、通神、望天...[繼續閱讀]
在東漢滅亡以后,各地諸侯、豪強互相兼并,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公元263年,魏滅蜀。兩年后司馬氏篡魏,建立晉王朝。公元280年吳亡于晉,結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國復歸統一,史稱西晉。魏晉六朝長期處于動亂之中,而思想、文...[繼續閱讀]
3.2.1鄴都園林鄴城位于今河北臨漳縣附近,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重要城池之一。作為主要的定都之地,鄴都園林在魏晉時期獨領風騷。銅雀苑在鄴都城內西北,園內修筑銅雀、金虎、冰井三臺,臺上設有精美的朱雀、鳳凰等雕塑品;每臺有殿...[繼續閱讀]
3.3.1城市寺觀園林古代城市的寺觀不僅是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動的中心,各種宗教節日、法會、齋會等都有大量群眾參加。群眾參加宗教活動,觀看文娛表演,同時也游覽寺觀園林。有些較大的寺觀,它的園林定期或經常...[繼續閱讀]
魏晉六朝時期,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為社會的風尚,那些身居廟堂的官僚士大夫不滿足于一時的游山玩水,亦不愿付出長途跋涉的艱辛。因此,除了在城市近郊開辟可當日游覽往返的風景之外,他們紛紛造園,營造“第二自然”——園林...[繼續閱讀]
與生成期園林相比較,轉折期園林的規模由大入小,園林造景由帶有過多的神話色彩向濃郁的自然氣息轉變,創作方法由寫實趨向于寫實與寫意相結合。在以自然美為核心的時代美學思潮直接影響下,中國古典風景式園林由再現自然進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