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西安。地處關中平原渭河兩岸,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利發達,適宜耕種,在古代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南北有崇山峻嶺,渭水橫貫其中,是黃河流域東西交通必經之地。西周都豐、鎬,秦都咸陽,均在它的附近。所以西周和秦建都之地...[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即今西安。地處關中平原渭河兩岸,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利發達,適宜耕種,在古代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南北有崇山峻嶺,渭水橫貫其中,是黃河流域東西交通必經之地。西周都豐、鎬,秦都咸陽,均在它的附近。所以西周和秦建都之地...[繼續閱讀]
“洛”本作“雒”。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戰國時改稱雒陽,因在雒水之北得名。三國時魏始改“雒”為“洛”。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後)、後唐先後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時的梁、唐、晉、漢、周、北宋、金(宣宗以後...[繼續閱讀]
這便是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大梁。魏國原來建都在山西安邑,到惠王時,于公元前三六二年遷都于此。所以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孟子曾在這裏見過他。魏惠王利用開封附近的有利條件,組織勞動力開鑿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溝通了當時...[繼續閱讀]
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它的北面是燕山山脈,西面的西山是太行山的北段,東面和南面是廣闊的華北平原,東南距渤海約一百五十公里。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環抱著渤海,成為拱衛北京的屏障。這種北依山險、南控平原的地理位置,使...[繼續閱讀]
位于長江下游,瀕臨天塹。東面有以紫金山為主體的寧鎮山脈作屏障,南面有秦淮河與太湖水系溝通,形勢天成,氣象雄偉。這裏軍事地形險要,易于固守;經濟發達,物資豐饒;南北往來,水陸交通方便;是我國江南沿海地區條件最好的地方。...[繼續閱讀]
杭州位于錢塘江的北岸。據地質學家勘察,遠古時代這裏原是一個煙波浩淼的海灣,北面的寶石山和南面的吳山是環抱這個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于潮汐衝擊,灣口泥沙沉積,岬角內的海灣與大海隔開了,灣內成為西湖,灣口則成為今天...[繼續閱讀]
在許多古文獻記錄中都有“九州”的名稱?!熬胖荨笔俏覈鴤髡f中的遠古地域區劃。相傳在四五千年前,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們被迫向山頂、高地遷徙,那些可以住人的山頂、高地便稱為“州”。州字的小篆作,古文作,金文、甲文...[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