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烈麟等(1992)以貴州省西部高原高海拔(2300~2400m)、高寒(年均溫10.5℃、無霜期183d)條件下的半細毛羊育種基地——威寧種羊場為主,并在同一地區內的盤縣坡上牧場、馬干山牧墾場和地處南部高溫(年均溫15℃)、高濕(年降雨155d、130...[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蔡烈麟等(1992)以貴州省西部高原高海拔(2300~2400m)、高寒(年均溫10.5℃、無霜期183d)條件下的半細毛羊育種基地——威寧種羊場為主,并在同一地區內的盤縣坡上牧場、馬干山牧墾場和地處南部高溫(年均溫15℃)、高濕(年降雨155d、130...[繼續閱讀]
品系繁育往往被視為純種繁育的特定方式。事實上,在品種培育的過程中應用亦不鮮見(劉震乙,1980)。培育中的貴州半細毛羊到在其育成雜交過程中采用了不同的良種半細毛羊為父本,因而在開展自群繁育集中,固定它們優良特征特性的...[繼續閱讀]
青海半細毛羊自育成以來,由于經營體制的轉變、市場上肉毛比價不合理、農牧民群眾文化素質和科技意識低、飼養管理粗放,加之社會服務網絡不健全,造成青海半細毛羊數量大幅度減少,質量下降。隨著青海半細毛羊鞏固提高項目的...[繼續閱讀]
一、來源品種特性母系西藏羊是生長在青藏高原牧區的混型毛被的粗毛羊種,屬地毯用羊。體質堅強,性情生野,四肢長而有力,善于登山遠牧,抗病力較強,公母羊均有螺旋狀向上向外彎曲的角,尾小而短呈錐形,頭與四肢大部為雜色,純白...[繼續閱讀]
一、青海半細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標張才俊等(1989)對青海省海拔在3000~4000m的環湖地區半細毛羊血液的15項生理生化指標進行了測定和研究,如表10-8。由表10-8的測定結果表明,被檢青海半細毛羊的血液三項生理指標RBC、Hb和WBC的測定結...[繼續閱讀]
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四川涼山州、甘孜和阿壩州先后引進了新疆細毛羊、蘇聯美利奴等優良細毛品種與本地藏羊進行雜交,計劃綿羊生產向細毛羊方向發展。經過一段時間實踐,雖然其羊毛品質和產毛量方面...[繼續閱讀]
一、體型外貌特征涼山半細毛羊具有整齊的外貌。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體格大小中等。公、母羊均無角,頭型和頭毛覆蓋基本一致,頭毛著生至兩眼連線,前額有小綹毛下垂。鼻梁微隆,眼大明亮,兩耳向側前方平伸;頸長短適中,無皮膚皺...[繼續閱讀]
一、涼山半細毛羊生理生化指標特征涼山半細毛羊經過多代自群繁育,遺傳性已基本穩定,生產性能達到較高水平,對當地的氣候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對其生理生化指標的深人研究,能為飼養管理及品種的進一步選育提供科學的參考依...[繼續閱讀]
一、微衛星DNA及其研究方法1.微衛星DNA微衛星(Microsatellite)基因座一般為1~6個單位多次串聯重復的DNA序列,如(CA)n、(GT)n、(CAC)n等。微衛星DNA又叫短串聯重復(shorttandomrepeatSTR)或簡單重復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SRs),以1-6個bp的短核苷酸序列...[繼續閱讀]
云南半細毛羊是在云南省的昭通地區,自60年代后期,用長毛種半細毛羊(羅姆尼、林肯等)為父系,當地粗毛羊為母系,級進雜交再橫交固定而育成。1996年5月正式通過國家新品種委員會鑒定驗收,2000年7月被國家農業部畜禽品種委員會正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