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缺肥的情況下,根據作物的需要進行施肥,作物的產量會相應增加。但施肥量的增加與產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關關系。當施肥量很低的時候,單位肥料的增產量很大,隨著施肥量的增加,單位肥料的增產量呈遞減趨勢,當施肥量增加...[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在土壤缺肥的情況下,根據作物的需要進行施肥,作物的產量會相應增加。但施肥量的增加與產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關關系。當施肥量很低的時候,單位肥料的增產量很大,隨著施肥量的增加,單位肥料的增產量呈遞減趨勢,當施肥量增加...[繼續閱讀]
它是指作物的增產是由于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和各種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水分、溫度、養分、空氣、作物品種以及耕作條件等,所以,施肥措施必須與其他農業技術措施密切配合,就是其他生產因子不變的條件下,肥料養分間的配合施用...[繼續閱讀]
農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現在已經知道的有20多種,其中碳、氫、氧可從空氣和水中獲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鉀在作物體內含量較高,吸收得也較多,稱為“大量元素”,也稱為“肥料三要素”。鈣、鎂、硫一般稱...[繼續閱讀]
作物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在作物體內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間不能代替。缺少什么營養元素,就必須施用含有該營養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僅不能解決缺素的問題,有些時候還會加重缺素癥狀。這就是“不可替代律”。因此,施...[繼續閱讀]
一是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實施配方施肥必須以有機肥料為基礎。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標。增施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進化肥利用率...[繼續閱讀]
測土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按照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試行)》要求,在全縣范圍內統籌規劃,合理布點,項目縣平均每100~200畝左右耕地采集1個土樣(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丘陵山區30~80畝、平原區100~500畝采...[繼續閱讀]
按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試行)》要求,布置田間“3414”試驗和校正試驗,摸清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量、農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對比測土配方施肥效果,驗證和優化肥料配方。通過開展田間試驗,建立...[繼續閱讀]